[实用新型]用于卷材接合设备的导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46862.X | 申请日: | 2021-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3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展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承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21/00 | 分类号: | B65H21/00;B65H75/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黄谦;杨阳 |
| 地址: | 中国台湾苗栗县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卷材 接合 设备 装置 | ||
本创作提供用于卷材接合设备的导布装置,导布装置包括穿布杆及锁固组件。穿布杆是具有贯穿结构的圆管,贯穿结构于圆管的两侧上形成相互对应的两个细长开孔且用以供卷类材料穿过,而锁固组件包括位于穿布杆两端的锁固单元。锁固单元分别包括定向旋转件及连接件,定向旋转件连接于穿布杆且用以使其沿单一预定方向旋转,进而使卷类材料卷收于穿布杆上,而连接件连接于定向旋转件且用以与卷材接合设备的驱动组件相互连接,进而使得穿布杆带动卷类材料而被传送至接合平台上。以上装置能够简化接布程序的操作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导布装置,更具体而言,有关于用于卷材接合设备的导布装置。
背景技术
卷对卷(Roll-to-roll processing,或简称R2R)技术可以用以于片状材料上制造各种电子组件,如应用于电子产业、半导体产业、车用电池、IC 驱动器封装等领域的电子组件,且可用以进行涂覆与印刷等各种制造程序。在卷对卷的制造程序中,会先经由设备将卷材(coiled material)展开成为长条薄片状进行加工,并在加工处理后,再重新卷成卷材。一般而言,在卷对卷制造程序中,需要进行卷材接合(或称膜料接合)的制造程序,以使得产品能够被连续地制造,或使得制成能够满足产品需求。据此,在接合程序中,需要采用导布装置来将卷类材料导引至卷材接合设备,以将两匹卷类材料相互接合。除此之外,卷材接合设备与导布装置亦可应用于分切机、分切复卷机、印刷机、涂布和层压机等各种制造设备中。
在现有技术中,用以将卷类材料导引至卷材接合设备的导布装置通常通过夹持的方式而将卷类材料固定于导布装置上。如此一来,在制造程序中需要进行接合程序时,需要藉由人工的方式将卷类材料放置于夹持机构内,再进行锁固以避免卷类材料在导布或接合的期间松脱。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技术的导布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导布装置G’具有方管1’以及折板2’。方管1’的管身具有孔洞11’,而折板2’装设有锥针21’,方管1’的多个孔洞11’分别与折板2’装设的锥针21’相互对应配合。除此之外,方管1’的一端可以具有牙孔12’,使得方管1’与折板2’可以使用螺丝而通过牙孔12’相互固定。未进行接合程序而导布装置G’未被使用时,折板2’能够贴合于方管1’,且折板2’与方管1’相互固定。进行接合程序时,将牙孔12’中的螺丝松开即可使得折板2’相对于方管1’旋开,此时以人工的方式将卷类材料的布头放置于方管1’与折板2’之间,再将折板 2’再次贴合于方管1’,使孔洞11’与锥针21’互相对应配合。此时将牙孔 12’的螺丝旋紧,即可完成将卷类材料固定于导布装置G’上的程序。
由图1及以上说明可知,在现有技术中,将卷类材料固定于导布装置 G’的程序涉及了松开螺丝、放置卷类材料及再次锁紧螺丝的步骤。因此,此程序涉及较为繁复的人工操作,更甚者,锁紧螺丝的步骤中,螺丝锁固的松紧度对于卷类布料固定及后续被拉伸进行处理的情形有很大的影响。若螺丝的锁固力不足,可能会造成在后续的接合程序中卷类材料发生松脱。若螺丝的锁固力过大,可能造成后续接合程序中,卷类材料的张力过大而使得接合或剪切过程中对产品造成不良的影响。
除了图1所示的导布装置G’,现有技术另外也采用其他类型的导布装置进行卷类材料的固定与导引。举例而言,在一种现有技术中,导布装置中的方管与折板在进行卷类材料的放置的步骤中也可以彼此完全分离,并在夹持的步骤中通过方管两端的两个螺丝进行锁固。显然地,因其折板的一侧未固定于方管上而必须增加将折板人工对齐方管的步骤,故上述装置的操作程序较导布装置G’的操作更为繁复。因此,有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大幅简化接合程序中对于导布装置的操作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卷材接合设备的导布装置,其得以通过经过特别设计的穿布杆与锁固组件的相互配合,进而通过卷绕的方式将卷类材料稳固地固定于导布装置上,并且由导布装置引导进行接合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承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承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468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温度感应管理的植绒面料
- 下一篇:一种杯壶盖的双控排气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