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级间转子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45434.5 | 申请日: | 2021-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1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慕传琳;肖强;那国雨;翟振强;黄林;武程;苍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15/00 | 分类号: | F04C15/00;F04C2/10;F16N13/2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转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级间转子结构,包括壳体、偏心套、内转子、外转子,所述的外转子设置在偏心套内,所述的内转子设置子在所述的外转子内部,所述的壳体设置在偏心套上,完全覆盖内转子、外转子,所述的壳体包括配合面,所述的配合面上设置有凸起于配合面的泵轴通孔,所述的泵轴通孔两侧设置有有隔板一、隔板二,所述的隔板二能完全覆盖内转子和外转子形成的空腔,所述的隔板一、隔板二和泵轴通孔将配合面分隔为进油型腔和出油型腔,本实用新型的进、出油型腔面积明显增加,既能有效密封进、出油口,又延长了进油时间,最大限度完成吸油过程,从而满足滑油泵低温、低压、高速的高空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油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级间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滑油泵的进、出油槽分布在级间壳体上,进、出油槽的结构直接影响滑油泵的性能,现行的级间壳体进、出油槽的容积较小,工作油液填充效率很低,虽可满足滑油泵地面使用要求,但无法满足航空产品低温、低压及高速的高空使用要求。
由于高转速是规定的指标,无法改变,且滑油泵又在向高速化方向发展,因此需要一种方法改善产品在高转速条件下的高空性能,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级间转子结构,在实现进、出油功能的同时,能有效改善产品低温、低压、高速条件下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级间转子结构,包括壳体、偏心套、内转子、外转子,所述的外转子设置在偏心套内,所述的内转子设置在所述的外转子内部,所述的壳体设置在偏心套上,完全覆盖内转子、外转子,所述的壳体包括配合面,所述的配合面上设置有凸起于配合面的泵轴通孔,所述的泵轴通孔两侧设置有有隔板一、隔板二,所述的隔板二能完全覆盖内转子和外转子形成的空腔,所述的隔板一、隔板二和泵轴通孔将配合面分隔为进油型腔和出油型腔。
进一步,所述的隔板一为扇形结构,在满足流量要求时,增加隔板一的强度和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的隔板二在位于进油型腔一侧设置有一个向隔板二内部凹陷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的凹槽为40°~50°。
进一步,所述的泵轴通孔内设置有泵轴,所述的内转子、外转子均设置在泵轴上。
进一步,所述的泵轴通孔、隔板一、隔板二凸起于配合面的高度不小于3mm,不会降低级间转子结构容积效率。
进一步,所述的内转子由灰铁材料制成,外转子由轴承钢材料制成,偏心套以及壳体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级间转子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进、出油型腔面积明显增加,既能有效密封进、出油口,又延长了进油时间,最大限度完成吸油过程,从而满足滑油泵低温、低压、高速的高空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壳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偏心套,3-内转子,4-外转子,5-泵轴通孔,6-配合面,7-隔板一,8-隔板二,9-进油型腔,10-出油型腔,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454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