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变速主减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43241.6 | 申请日: | 2021-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9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斌;钱慧;徐勇杰;孙宇航;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F16H57/023;F16H57/038;F16H57/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李雪萍 |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变速 减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变速主减速器,整机结构由两级齿轮系和静子机匣构成,其内部结构复杂且空间结构紧凑。静子机匣由上机匣、下机匣、缸底和缸盖组成。传动结构经过两个减速阶段提供减速和扭矩传递。第一次减速是通过一组螺旋锥齿轮,包括输入锥齿轮和输出锥齿轮。输入锥齿轮有39个齿轮齿,输出锥齿轮有71个齿。第二次减速通过一组行星齿轮系,包括行星齿轮、太阳齿轮、环齿轮、行星架和主轴。输出锥齿轮轴是用带有花键的轴套与太阳齿轮轴连接的。太阳齿轮有27个齿,驱动3个行星齿轮,每个行星齿轮有36个齿,同时一个固定于上机匣的99齿环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行星架连接在主轴上。输入动力由输入锥齿轮处开始,由主轴输出,实现二次变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系统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变速主减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直升机的应用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重视与直升机传动系统相关的研究,大量的资源被投入到对直升机传动系统的研究中,传动系统的性能往往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直升机性能的下限;而主减速器作为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要求具有传递效率高、功率高、传动比大、重量轻等性能,其性能的提升对整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比大、结构紧凑、重量轻、传动效率高的二次变速主减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二次变速主减速器,包括上机匣、下机匣、缸底、缸盖、输入锥齿轮、输出锥齿轮、轴套、太阳齿轮、行星齿轮、环齿轮、行星架和主轴;所述上机匣底部与下机匣顶部相接合,所述环齿轮固定于上机匣底部内壁,输入锥齿轮穿过下机匣侧面通孔, 所述输入锥齿轮直径较小一端支撑于下机匣内部圆柱台,输入锥齿轮与输出锥齿轮相啮合组成锥齿轮系,所述输出锥齿轮与下机匣内部圆柱台内壁间隙配合;所述输出锥齿轮与带有花键槽的轴套过盈配合,所述轴套通过花键与太阳齿轮配合,所述行星齿轮设置3个,所述太阳齿轮与3个行星齿啮合,3个行星齿轮与环齿轮啮合;所述太阳齿轮、行星齿轮、环齿轮和行星架组成行星轮系;所述行星架与主轴过盈配合,所述下机匣底部装有缸底与缸盖。
当主减速器工作时,输入动力由输入锥齿轮传递给输出锥齿轮,经由带有花键的轴套传递给太阳齿轮轴,完成一次变速。 二次变速由太阳轮开始运动,带动行星轮系运动,动力经行星架传递到主轴,完成主减速器整个工作过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机匣底部开设有14个盲孔,上机匣为圆柱形,上机匣的圆柱面装有两个把手和一个卡口。盲孔与卡口便于与下机匣对齐固定,减少径向振动;两侧把手便于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下机匣顶部焊有14个小短轴,下机匣为圆柱形,下机匣的外侧圆柱面焊有卡头,分别与上机匣对应。下机匣的内部圆柱面上设有3块肋板,以减少输出锥齿轮轴、太阳齿轮轴和主轴转动时带来的径向振动。下机匣底部装有缸底与缸盖,防止灰尘进入和润滑油泄漏。当主减速器发生故障时,也可拆卸缸底和缸盖,进行检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轴套与输出锥齿轮轴过盈配合,轴套内部开设花键槽,与太阳齿轮通过花键连接。工作时靠键齿的侧面互相挤压传递转矩,承载能力强、对轴强度削弱程度小、定心精度高和导向性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二次变速主减速器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质量小,体积小,传动效率高,传动比大,同时使用寿命长和可靠性好,不需要经常维修和更换零件,使用成本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二次变速主减速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二次变速主减速器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二次变速主减速器内部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二次变速主减速器上机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二次变速主减速器下机匣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432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分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换线的便携式牙线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