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生物滞留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40068.4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4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刘青林;吴坤;高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筑鸿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4;E03F3/04;E03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黄锦阳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绵 城市 市政道路 生物 滞留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生物滞留带结构,属于生物滞留带领域,该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生物滞留带结构,包括过滤机构和排水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防渗层、预处理层、过滤层和排水层,所述预处理层覆盖在所述防渗层最上方,所述过滤层设置在所述预处理层下方,所述排水层设置在所述过滤层下方,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穿孔排水管、渗水管和溢流井,所述穿孔排水管固定在所述排水层下方,所述溢流井设置在所述防渗层外侧,所述溢流井一端与所述防渗层一端连通,该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生物滞留带结构能够调节土壤内水流出的高度,使得流过浅根系植物能够直接排入排水管中,提高了污水过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滞留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生物滞留带结构。
背景技术
生物滞留设施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生物滞留设施分为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和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按应用位置不同又称作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高位花坛、生态树池等。
生物滞留带由于不同植物的根系长度不同,导致污水在绿化带不同位置进行植物吸收净化时吸收效率不一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生物滞留带结构,解决了植物吸收净化时吸收效率不一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生物滞留带结构,包括过滤机构和排水机构。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防渗层、预处理层、过滤层和排水层,所述预处理层覆盖在所述防渗层最上方,所述过滤层设置在所述预处理层下方,所述排水层设置在所述过滤层下方。
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穿孔排水管、渗水管和溢流井,所述穿孔排水管固定在所述排水层下方,所述穿孔排水管一端穿过所述防渗层一侧,所述渗水管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渗水管对称设置在所述防渗层内部,所述渗水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两侧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两侧,所述第二管体两侧设有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管体贯穿设置在所述预处理层、所述过滤层和所述排水层内,所述第一管体一端与所述穿孔排水管连通,所述第二管体滑动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内,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设置,所述溢流井设置在所述防渗层外侧,所述溢流井一端与所述防渗层一端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穿孔排水管带有孔的一侧朝向所述防渗层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体外侧设有卡扣,所述卡扣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二管体上,所述卡扣上设有螺栓,所述螺栓抵在所述第二管体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外侧设有隔离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体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管体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所述穿孔排水管的一端设有管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穿孔排水管一端设有冲洗管,所述冲洗管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穿孔排水管一侧,所述冲洗管另一端伸出所述防渗层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溢流井一端密封,所述溢流井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防渗层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外侧也设有所述隔离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高度高于所述预处理层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筑鸿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筑鸿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400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窗户抗风压性能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品重金属含量快速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