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闸自动开合用流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39974.2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3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梁海标;吴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水务集团东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0 | 分类号: | E02B7/00;E02B7/20;E02B8/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刘进 |
地址: | 516005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闸 自动 合用 流量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闸自动开合用流量检测装置,包括堤坝,所述堤坝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连接有水闸门,且水闸门的内部开设有圆形槽,且圆形槽的内部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侧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另一侧连接有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端连接有一号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多个流速检测器对不同通道进行检测,可以使对流量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通过设置并列三个由上而下的流速检测器可以对不同高度的流速进行检测,可以针对不同水位时,以及高度不同时产生的不同流速,利用排放时间检测的结果采用平均值的方式使得流量流速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闸自动开合用流量检测装置,属于水闸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修建在河道和渠道上利用闸门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关闭闸门可以拦洪、挡潮或抬高上游水位,以满足灌溉、发电、航运、水产、环保、工业和生活用水等需要,开启闸门,可以宣泄洪水、涝水、弃水或废水,也可对下游河道或渠道供水。
但是目前的水闸门在使用时只能进行排放,并不能掌握排放的流量,对人们进行排放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且不能对水流的流速与水压进行检测实时监测导致排放不达标或者超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水闸自动开合用流量检测装置,可以有效的掌握排放的流量,且可以水流的流速与水压进行检测实时监测,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闸自动开合用流量检测装置,包括堤坝,所述堤坝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连接有水闸门,且水闸门的内部开设有圆形槽,且圆形槽的内部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侧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另一侧连接有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端连接有一号电机,所述水闸门的闸内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推板,并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水闸门的闸内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流速检测器,并且水闸门闸内侧推板的两端设置有流速检测器,所述水闸门闸外侧的底端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水闸门的闸内前方设置有网兜,且网兜的高度低于转动板底端。
进一步而言,所述堤坝顶端内部设置有内槽,且内槽的内部设置有二号电机,且二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一号齿轮,且一号齿轮啮合连接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通过转轴连接的第三转动杆,且第三转动杆外壁套接有钢丝绳,并且钢丝绳固定连接水闸门顶端。
进一步而言,所述流速检测器的位置分成上部、中部与底部,所述流速检测器通过浮力与滑槽构成滑动结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转动板通过连接杆固定在第一转动杆一侧,所述转动板通过第一转动杆与水闸门构成转动结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钢丝绳通过第三转动杆做旋转运动,所述水闸门通过钢丝绳与堤坝构成升降结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限位块与水闸门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块通过限位槽与堤坝构成滑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多个流速检测器对不同通道进行检测,可以使对流量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通过设置并列三个由上而下的流速检测器可以对不同高度的流速进行检测,可以针对不同水位时,以及高度不同时产生的不同流速,利用排放时间检测的结果采用平均值的方式使得流量流速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转动板可以在排放过程中转动板不断旋转可以将河流中的垃圾进行阻挡,防止同水一起排放出去,通过转动板阻挡可以将垃圾聚集在水闸门附近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收集处理,通过设置的流速检测器可以通过判断水位的区间判断是否位于安全水位确定排放方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水务集团东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惠州水务集团东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399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