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交换标测/消融电极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38410.7 | 申请日: | 2021-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4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雄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交换 消融 电极 导管 | ||
1.一种快速交换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管身及向前连接于所述管身前端的电极头;
所述电极头外表从前至后均匀包覆有多组环形电极,且所述电极头内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导丝穿设通道;所述管身内部从后向前包覆有多组延伸并嵌入所述电极头的绝缘电极线,多组所述绝缘电极线对应与多组所述环形电极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交换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还包括一安全支撑钢丝;
所述安全支撑钢丝嵌置于所述管身及所述电极头后端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交换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环形电极的宽度为D1;最前端所述环形电极与所述电极头前端之间的间距为L1;每组环形电极中的两环形电极之间的间距为L2;相邻两组环形电极之间的间距为L3;最后端所述环形电极与所述电极头后端之间的间距为L4;
所述D1=1.0mm;所述L1=1.0mm;所述L2=2.0mm;所述L3=5.0mm;所述L4=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交换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穿设通道的内径为D2,所述D2=0.3mm-0.6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交换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穿设通道的内径D2=0.36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交换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的外径为D3;所述管身的外径为D4;所述管身的长度为L5;
所述D3=1.0mm-2.0mm;所述D4=0.7mm-0.9mm;所述L5=1000.0mm-1500.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交换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前端向前凸出以使形成圆滑突出部,且所述电极头及所述管身均为采用医用塑料高分子材料尼龙弹性体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交换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环形电极均为不锈钢材质或者铂铱合金材质;多根所述绝缘电极线外均涂覆有一层聚氨酯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快速交换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后连接于所述管身后端的适于电性插接至多导电生理记录仪/消融治疗仪的导电管头;
所述导电管头包括插接部及设于所述插接部前端的连接部;所述插接部后端形成中空插接腔,所述中空插接腔内向后设有多组导电插针;
多组所述电极线后端及所述安全支撑钢丝后端均向后延伸并嵌入所述连接部及所述插接部前端内,且多组所述电极线后端对应与多组所述导电插针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速交换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后端外壁相对的设有两固定卡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384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