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逐波限流电路和用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31309.9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94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林成芳;尹相柱;雷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兰明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孟丽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流 电路 用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逐波限流电路和用电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逐波限流电路,包括工频限流电路、高频限流电路和联合限流电路。工频限流电路和高频限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母线采样电阻,工频限流电路和高频限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联合限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工频限流电路的输出端,联合限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高频限流电路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电系统,所述用电系统包括:电流采样电路、逐波限流电路,电流采样电路采集全桥逆变电路的母线负端电流,送至逐波限流电路,电流采样电路用于放大母线负端电流。本实用新型可以保护功率管,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同时可以选择较小功率的功率管,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逐波限流电路和用电系统。
背景技术
逆变输出需要兼容各种负载,有纯阻性负载,比如乌丝灯泡,热水壶等;有冲击比较大的电感负载,比如切割机,空调等。
在电路学中,给负载通电的一瞬间,通常会产生一个大的电流,这就是瞬时冲击电流,当负载为带瞬间冲击电流大的负载时,如果没有及时保护,容易造成逆变电路中功率管的损坏,从而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实时检测逆变电路中的母线电流,当母线电流大于预设瞬时冲击电流时,及时关断功率管,防止功率管的损坏。
现有的逐波限流方法,在对逆变电路进行封波时,大多采用对全部功率管进行封波的方法,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容易频繁触发全部功率管关断限流操作,从而降低功率管的使用寿命,另外为了有效防止功率管的损坏,一般会选择功率比较大的功率管,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逐波限流电路和用电系统,使功率管能及时限制电流,保护功率管,提高电路的稳定性;使全桥逆变电路控制更精准,高频管可以选择较小功率的功率管,降低成本;降低工频管的关断频率,增加工频管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逐波限流电路,所述逐波限流电路包括工频管限流电路、高频管限流电路和联合限流电路;其中,所述工频管限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用于采样母线负端电流,所述工频管限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所述工频管限流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电流是否大于第一预设电流,如果大于第一预设电流,则将第一过流信号发送至所述驱动电路,从而控制全桥逆变电路的工频管关断;所述高频管限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所述高频管限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所述高频管限流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电流是否大于第二预设电流,如果大于第二预设电流,则将第二过流信号发送至所述驱动电路,从而控制所述全桥逆变电路的高频管关断;所述联合限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工频管限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联合限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频管限流电路的输出端,当所述联合限流电路接收到所述第一过流信号时,通过所述联合限流电路将第三过流信号发送至驱动电路,控制所述全桥逆变电路的高频管关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频管限流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比较电路和第一基准电压提供电路。所述第一电压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压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基准电压提供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频管限流电路包括:第二电压比较电路和第二基准电压提供电路。所述第二电压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压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基准电压提供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联合限流电路包括:三极管开关转换电路和延时电路,所述三极管开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工频管限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开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延时电路的一端,所述延时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高频管限流电路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兰明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兰明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313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