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电厂高位收水冷却塔框架支撑式集水槽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30755.8 | 申请日: | 2021-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7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文;王旭峰;岳潇;陈奎玉;张博;孙文;张永飞;韩超;李平;周芳;张平;张磊;郝荣荣;公铭;赵丹丹;赵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F25/04 | 分类号: | F28F25/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厂 高位 水冷 框架 支撑 集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厂高位收水冷却塔框架支撑式集水槽,包括H型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部的空间具有集水槽,集水槽距离地面设定距离,集水槽内部相对两组侧壁之间具有水平布置的至少一组拉梁。支撑框架、拉梁和集水槽共同受力,降低集水槽侧壁承受的水压载荷,从而减少侧壁及底板的厚度,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发电厂高位收水冷却塔框架支撑式集水槽。
背景技术
高位集水冷却塔与常规冷却塔本质的区别在于集水装置,常规冷却塔的循环水通过配水管、喷头喷洒经过淋水填料,形成雨区汇集到塔底部的集水池;而高位集水冷却塔通过集水装置高位收集冷却水,收集的冷却水最终汇入集水槽内。
集水槽是高位收水冷却塔特有的塔芯结构,集水槽为全地上钢筋混凝土结构,沿冷却塔径向布置,与中央竖井联通,框架梁顶搁置配水槽;集水槽框架同时需承受自身及淋水架构产生的地震作用,是冷却塔塔芯结构抗震的重要构件。
高位塔相对常规塔的结构布置更加复杂,承受更高的循环水水头压力和地震作用较大,且高位塔对结构的防渗漏要求高(塔内地面无雨区,运行时底部为干燥状态),结构型式及布置需统筹考虑结构受力、工艺运行、管道布置和工程量控制等诸多因素,不合理的集水槽结构型式易造成工程质量、投资增大及工艺运行等一系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发电厂高位收水冷却塔框架支撑式集水槽,通过框架支撑式的集水槽,降低集水槽侧壁及底板承受的水头压力,底板下的空间供工艺管道穿行,进而减小结构构件尺寸,节省工程量,并满足工艺对水槽下布置空间的要求。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电厂高位收水冷却塔框架支撑式集水槽,包括H型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部的空间具有集水槽,集水槽距离地面设定距离,集水槽内部相对两组侧壁之间具有水平布置的多组拉梁。
支撑框架的截面为H型,包括两组垂直布置的纵向柱和连接在两组纵向柱之间的水平梁。
纵向柱的上半段与集水槽侧壁连接,水平梁与集水槽底板连接。
支撑框架底部与筏板基础相连,筏板基础设置在地面上。
集水槽底板下部与支撑框架纵向柱之间设置剪力墙,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
支撑框架至少为一组,相邻两组支撑框架的纵向柱下半段形成容纳空间。
集水槽内沿垂直方向自上而下设置多层拉梁,多层拉梁之相互平行,每一层拉梁水平布置。
集水槽顶部具有配水槽。
集水槽沿冷却塔径向布置,与冷却塔的中央竖井联通。
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1、支撑框架、拉梁和集水槽共同受力,降低集水槽侧壁承受的水压载荷,从而减少侧壁及底板的厚度,降低施工成本。
2、集水槽底部的H型架柱间设置剪力墙,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承担地震作用剪力,确保地震发生时集水槽结构的安全。
3、相邻支撑框架与地面之间的空间能够容纳工艺管道穿行。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集水槽纵向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集水槽横向断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307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体高温杀菌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磁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