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位土壤热脱附修复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29496.7 | 申请日: | 2021-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27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嵇佳伟;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憬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E02D31/00;B08B15/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5 | 代理人: | 杨小双 |
| 地址: | 201599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热脱附 修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位土壤热脱附修复系统,属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土壤堆放地基、污染土壤堆体、燃烧加热系统、排气系统以及废气预处理系统;所述燃烧加热系统包括燃烧器、天然气罐、鼓风机、多根U形加热管、尾气总管以及排气烟囱。通过本实用新型,在污染土壤堆体内设置多根U形加热管,U形加热管由燃烧器燃烧提供热量对污染土壤堆体进行加热,U形加热管可以实现热气回流的效果,不仅能使土壤加热均匀,而且充分利用余热,节约能源;通过在污染土壤堆体外围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石棉布和保温砖,石棉布为耐高温的无机纤维布,不仅耐腐蚀性强,而且保温性能高,能够有效将热量锁定在污染土壤堆体内部,避免温度流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异位土壤热脱附修复系统,属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工业发展,土壤及地下水工业和农业污染逐渐严重,土壤结构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下水水质恶化,这不仅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影响,更对人类及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威胁,因此土壤修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仼务。我国土壤普遍遭受污染,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首要污染为重金属污染、其次为有机物污染。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我国土壤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种类包括:石油烃类污染物、卤代烃类污染物,农药类污染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二噁英、邻苯二甲酸酯等有机污染物。
热脱附技术是污染土壤修复的高效技术之一,通过控制系统温度和物料停留时间有选择地使污染物得以挥发并不岀现对有机污染物的破坏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易挥发性的有机物,也可以有效去除半挥发或难挥发性、高沸点、难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并且对于含有多种不同沸点的有机污染物可以一次加热处理以达到修复目标值。热脱附为非氧化燃烧的处理方式可避免二噁英的产生,广泛用于有机污染土壤修复。
其中,原位热脱附技术是将污染土壤直接加热至目标温度,通过控制土壤温度和保温时间,促使污染物气化挥发,使目标污染物与土壤颗粒分离去除。该技术避免对污染土壤的大规模开挖、二次污染风险相对较低、修复效率髙,但对于污染分布分散、尤其是浅层污染的土壤,原位热脱附技术在应用中建设周期长、修复批次多,导致修复成本升高、地块整体修复周期延长。
异位热脱附技术是将污染土壤挖掘岀来,利用旋转窑加热污染土壤,通过控制合理的加热温度和停留时间使污染物挥发进入气体处理系统中。该技术需要对污染土壤进行大规模挖掘,对污染土壤进行预处理和加热修复,挖掘过程中二次污染风险较高;相对原位热脱附,污染土壤在旋转窑内停留时间短、加热温度更髙,且其修复时间同土壤修复规模直接相关。
现有技术中,采用异位热脱附技术对土壤进行修复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一):燃烧器燃烧天然气产生的烟气加热管道,管道分布不均导致污染土壤加热不均匀;(二):外部保温层仅采用保温砖对土壤进行保温,保温效果不好,导致温度流失,影响处理效果;(三):加热后的土壤产生废气,抽气管布局单一,无法全面抽提废气。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污染土壤进行均匀较热,保温效果好,抽吸废气全面的异位土壤热脱附修复系统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异位土壤热脱附修复系统,包括土壤堆放地基、污染土壤堆体、燃烧加热系统、排气系统以及废气预处理系统;
所述土壤堆放地基上方堆放有污染土壤堆体,所述污染土壤堆体的外表面覆盖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石棉布和保温砖;
所述燃烧加热系统包括燃烧器、天然气罐、鼓风机、多根U形加热管、尾气总管以及排气烟囱,所述天然气罐连接至燃烧器进气端,所述鼓风机出风端连接至燃烧器燃烧端所在管道并提供燃烧所需的空气,所述燃烧器燃烧端与多根U 形加热管的进口连接,多根U形加热管均匀分布在污染土壤堆体内,U形加热管的出口汇集至尾气总管道并连接至排气烟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憬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憬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94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