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发热病患的物理降温枕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29381.8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5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梁顺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梁顺玉 |
主分类号: | A61F7/08 | 分类号: | A61F7/08;A61G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热 病患 物理 降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发热病患的物理降温枕,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层,所述隔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主体的内部且位于隔层的上方设置有上半腔,所述主体的内部且位于隔层的下方设置有下半腔,所述主体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布料层,所述上半腔与下半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操作盒,所述操作盒的正面且靠近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操作盒的正面且位于显示屏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按键,所述操作盒的正面且位于按键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控制按钮。本实用新型,该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地解决冷冻时间长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发热病患的物理降温枕。
背景技术
大量的血液病患者面临发热,而物理降温是常用的方法,临床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为头枕冰袋及腋下夹冰袋,头枕冰袋的原理是:颈部大血管的存在,可以快速带走热量,而颈部大动脉在脖子的两边,两侧各有一根,并不存在与其中一边,确定颈动脉的位置,可以转动脖子,脖子向左转的话,在右边脖子上会有一根筋,明显的筋脉,这个筋脉就是颈动脉,传统的方法就是放置冰袋或冰瓶。
而传动方法的缺点是:冷冻需要时间长,夹起来不好夹,受凉面不服帖,患者舒适度差,频繁更换加大工作量,且影响降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发热病患的物理降温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发热病患的物理降温枕,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层,所述隔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主体的内部且位于隔层的上方设置有上半腔,所述主体的内部且位于隔层的下方设置有下半腔,所述主体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布料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半腔与下半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操作盒,所述操作盒的正面且靠近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显示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操作盒的正面且位于显示屏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按键,所述操作盒的正面且位于按键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控制按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操作盒的左侧壁且靠近底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插电接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半腔与下半腔的左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口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封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加水口的侧表面且靠近一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远离加水口的侧表面与封盖的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封盖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发热病患的物理降温枕,该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地解决冷冻时间长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体验。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发热病患的物理降温枕,通过设置布料层,可以有效地降低低温对患者的不适,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发热病患的物理降温枕,通过设计成插电形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更换的次数,有利于减少工作量,使对降温效果的影响降到最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梁顺玉,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梁顺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93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