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刚性填埋场防渗导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27530.7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41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童琳;刘涛;苏红玉;范晓平;董学光;杨思成;邢丽娜;康哲;陈晓伟;封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1/00 | 分类号: | B09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徐红岗 |
地址: | 1001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性 填埋场 防渗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刚性填埋场防渗导排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单元池、导排支路及导排干路,其中:单元池内部的底板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通过排水管连通于导排支路;排水管的顶部与底板平齐设置,内部设置有渗流监测装置;单元池的内部设置有防渗层,防渗层贴合连接于底板及侧壁,且具有与排水孔相匹配的开口,开口可在填埋前通过封堵装置密闭;导排支路连通于导排干路,导排干路连通于目视层管网。该系统可以在单元池未填埋时导排雨水,雨水采用重力流导排,可以有效节省人力;当防渗层封堵后,则可以通过排水管有效监测防渗层的完整性,避免池体结构被渗滤液浸泡、腐蚀,提高单元池的使用年限,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渗滤液外漏污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刚性填埋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刚性填埋场防渗导排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已实施的《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场址位于高压缩性淤泥、泥炭及软土区域时,或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不满足要求时,需建设具有目检功能的刚性填埋场;另外一些危险废物如总砷含量大于5%的危险废物等也需进入刚性填埋场;因此刚性填埋场的建设必将日益增多。
由于刚性填埋场每个单元池池容通常不大于250m3,因此10万m3的刚性填埋场设置有400个单元池,在填埋场上方设置固定雨棚的建设成本较高,且东部沿海区域存在台风,固定雨棚容易损坏;而西部区域大部分时间为旱季,固定雨棚经济性较差。
目前,刚性填埋场通常采用移动雨棚。刚性填埋场的各单元池一般为独立的密闭单元,互不连通,移动雨棚未覆盖的区域在降雨时会存在积水。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各单元池上方进行抽吸排水,但是,如果每个单元池单独进行抽排导水,消耗人力成本巨大;同时,单元池在填埋后,一般是在目检层查看渗漏情况,但是,如果在目检层发现单元池外壁渗漏时,说明渗滤液已经通过了防渗层及单元池的池体结构,由于渗滤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对单元池壁结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影响,且渗滤液泄漏后,对外部环境也会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刚性填埋场防渗导排系统,用以在单元池未填埋前及时导排雨水,填埋后有效监测渗漏情况,所述刚性填埋场防渗导排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单元池、导排支路及导排干路,其中:
所述单元池内部的底板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通过排水管连通于所述导排支路;所述排水管的顶部与所述底板平齐设置,内部设置有渗流监测装置;
所述单元池的内部设置有防渗层,所述防渗层贴合连接于所述底板及侧壁,且具有与所述排水孔相匹配的开口,所述开口可在填埋前通过封堵装置密闭;
所述导排支路连通于所述导排干路,所述导排干路连通于目视层管网。
具体实施中,所述封堵装置为封堵膜片,所述封堵膜片可在填埋前热焊接于所述防渗层的开口处。
具体实施中,所述渗流监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水管侧壁的渗流管路及球阀。
具体实施中,所述防渗层为高密度聚乙烯防渗层。
具体实施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防渗层的厚度为2mm。
具体实施中,所述单元池的底部以排水孔为中心低点的呈斜坡状设置。
具体实施中,所述单元池底部斜坡的坡度为1°。
具体实施中,所述刚性填埋场防渗导排系统包括多个所述单元池,多个所述单元池呈矩阵状排布。
具体实施中,所述单元池的池体为防渗混凝土池体。
具体实施中,所述排水管外部包覆设置有柔性防水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7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转架装置
- 下一篇:用于冲裁定位孔的冲头组件及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