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自稳定爬梯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25342.0 | 申请日: | 2021-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7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欣;何亮;汤浩南;伍华海;李彦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新欣;何亮;汤浩南;伍华海;李彦霖 |
| 主分类号: | E06C9/02 | 分类号: | E06C9/02;E06C7/18;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娄***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桥梁 施工 稳定 爬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自稳定爬梯。所述用于桥梁施工的自稳定爬梯包括底节梯、标准梯、绞紧器及固定绳,所述标准梯设于所述底节梯的顶部,并与所述底节梯相铰接;所述绞紧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底节梯及所述标准梯的两端的外侧;所述固定绳分别与所述绞紧器配合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桥梁施工的自稳定爬梯可根据施工需求自行调节并拆装,安装过程中非常简便,且稳定性好,能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自稳定爬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桥梁立柱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爬梯通常为脚手架爬梯,爬梯单元包括脚手架单元、倾斜架设于脚手架单元上、下部之间的阶梯以及设置于脚手架单元上方且位于阶梯旁侧的行走板,这种结构的爬梯对架设位置的地坪要求较高,完成一个立柱施工需要拆装两次,拆装费工费时,成本高,而且爬梯的稳定性与爬梯高度之间成反比,即爬梯稳定性随爬梯高度增加而降低,因此施工中多采用吊车用吊篮吊人代替爬梯,而吊车吊人的安全性较低,安全隐患大,严重违规,且吊车的费用高、对场地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桥梁立柱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爬梯稳定性随爬梯高度增加而降低、拆装费工费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自稳定爬梯,可根据施工需求自行调节并拆装,安装过程中非常简便,不仅爬梯对地基没有要求,减少了爬梯安装拆卸过程中的劳动量,节省了工时,而且稳定性好,能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自稳定爬梯,包括底节梯、标准梯、绞紧器及固定绳,所述标准梯设于所述底节梯的顶部,并与所述底节梯相铰接;所述绞紧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底节梯及所述标准梯的两端的外侧;所述固定绳分别与所述绞紧器配合设置;
所述底节梯包括底节梯边纵梁、底节梯横梁、底节梯支撑部、底节梯铰接部、底节梯护栏及底节梯安全带挂扣滑杆,所述底节梯边纵梁并列间隔设置;所述底节梯横梁并列间隔设置在所述底节梯边纵梁之间;所述底节梯铰接部分别固设于所述底节梯变纵梁的顶部;所述底节梯支撑部分别设置所述底节梯边纵梁的两端;所述底节梯护栏设于所述底节梯边纵梁的上端,并与所述底节梯边纵梁相连接,且所述底节梯护栏与所述底节梯支撑部分别位于所述底节梯边纵梁的两侧;所述底节梯安全带挂扣滑杆设于所述底节梯护栏内,并与所述底节梯边纵梁相平行;
所述标准梯包括标准梯边纵梁、标准梯横梁、标准梯支撑部、标准梯铰接部、标准梯护栏及标准梯安全带挂扣滑杆,所述标准梯边纵梁并列间隔设置,且所述标准梯边纵梁的底部与所述底节梯铰接部相铰接;所述标准梯横梁并列间隔设置在所述标准梯边纵梁之间;所述标准梯支撑部分别设置所述标准梯边纵梁的两端;所述标准梯铰接部分别固设于所述标准梯变纵梁的顶部;所述标准梯护栏与所述标准梯边纵梁相连接,且所述标准梯护栏与所述标准梯支撑部分别位于所述标准梯边纵梁的两侧;所述标准梯安全带挂扣滑杆设于所述标准梯护栏内,并与所述标准梯边纵梁相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桥梁施工的自稳定爬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节梯支撑部及所述标准梯支撑部的结构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桥梁施工的自稳定爬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节梯护栏及所述标准梯护栏结构一致,且所述底节梯护栏及所述标准梯护栏同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桥梁施工的自稳定爬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节梯安全带挂扣滑杆及所述标准梯安全带挂扣滑杆同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桥梁施工的自稳定爬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标准梯还设置有休息平台,所述休息平台与所述标准梯护栏相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桥梁施工的自稳定爬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该用于桥梁施工的自稳定爬梯由多节组成,可根据施工需求自行调节并拆装,安装过程中非常简便,减轻了爬梯安装拆卸过程中的劳动量,节省了工时,且稳定性好,能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新欣;何亮;汤浩南;伍华海;李彦霖,未经陈新欣;何亮;汤浩南;伍华海;李彦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53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种猪养殖用赶猪棒
- 下一篇:一种可持续指示的标识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