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革纹理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25103.5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31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宋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成林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B07C5/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张国栋 |
地址: | 32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革 纹理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革纹理检测装置,涉及皮革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光源组件和底座,底座上侧在相对的一对边的位置各设置有一支撑柱,图像采集模块包括具有镜头且镜头对准待检测皮革表面的摄像机,光源组件的光线照射于待检测皮革表面,底座和光源组件之间设有传送带,传动带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多对位于传送带上方的按压板,按压板的中部设有一回转纽,回转纽与传送带的边缘固定连接,按压板的后端伸出传送带,在传送带的前后两侧位置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导向板,导向板在某一时刻会与按压板的后端相互抵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对皮革纹理检测之后,即可立即进行分拣,不需要其他工序,提高分拣效率,节省时间和人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革纹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皮革工业是一个传统工业,其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控制一直沿袭经验控制的模式,对于成品皮革的重要品质性能,即皮革纹理的分类一直沿袭观感评价的方法,即手检方法。这种方法较为直观,但在一定程度上掺杂了检验员的主观感受成分,例如个人情绪、环境和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检测的结果。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新技术为皮革纹理的分类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为建立皮革纹理分类提供了技术支持
现有的皮革纹理检测装置如申请号“CN201520533244.6”的实用新型专利“皮革纹理检测装置”中所述,使用三种灯光和摄像头,将皮革纹理进行成像,并交于计算及处理,客观地对皮革进行分类,但是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将支托架抽出,放上皮革,在推进去进行分析,分析之后在抽出支托架,分拣皮革,分拣效率很低,浪费时间和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皮革纹理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分拣皮革效率低,浪费时间和人力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革纹理检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光源组件和底座,所述底座上侧在相对的一对边的位置各设置有一支撑柱,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具有镜头且所述镜头对准待检测皮革表面的摄像机以及将所述摄像机固定的支撑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电性连接有一数据显示器,所述光源组件的光线照射于待检测皮革表面,所述摄像机位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围合中心,所述底座和光源组件之间设有传送带,所述传动带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多对位于传送带上方的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中部设有一回转纽,所述回转纽的内部设有扭转弹簧,所述回转纽与传送带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板的后端伸出传送带,在所述传送带的前后两侧位置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在某一时刻会与按压板的后端相互抵触并下压按压板的后端。
采用本技术方案,在使用时依次将光源组件和图像采集模块安装在支撑柱上并调整其位置,使其能对待测皮革进行良好的成像,然后根据需求打开相应的灯光,打开电机,使传送带由前向后移动,传送带前侧的左右两侧的导向板下压按压板的后端,使按压板的前端上抬,与传送带分离,此时将待测皮革的一部分放在传送带上,随传送带的运动逐渐将整个待测皮革放在传送带上,在这个过程中,回转纽带动按压板随传送带一起同步运动,直到脱离导向板,这时,按压板会在回转纽的作用下复位,并使按压板按压住待测皮革,使待测皮革固定在传送带上。
在传送带运动过程中,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待测皮革纹路图像,并传给数据显示器分析并将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当皮革随传送带移动到后端时,位于传送带后端的导向板会下压按压板的后端,使按压板的前端抬起,使其与皮革分离,工作人员即可取下皮革,并根据显示屏上的结果进行分拣。
优选地,所述按压板前端的下侧设有防滑纹,所述按压板的后端套设有一可轴向转动的保护柱。
防滑纹能让按压板压住皮革时,不会滑动,保护柱能让按压板的后端被导向板下压时,保护按压板的后端,防止磨损,方便移动。
优选地,所述导向板的前后两侧为圆锥面,下侧为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成林,未经宋成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51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