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铜巴连接件及熔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24874.2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7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彭升政;刘晓;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3 | 分类号: | H01M50/503;H01M50/581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2153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铜巴 连接 熔断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排连接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软铜巴连接件及熔断器,所述软铜巴连接件包括中间体、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位于中间体的一端,第一折弯部沿远离中间体的方向依次沿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第一方向折弯,第二折弯部位于中间体的另一端,第二折弯部沿远离中间体的方向依次沿第三方向‑第四方向‑第三方向‑第四方向折弯,第二方向与第四方向相背离;所述熔断器包括上述的软铜巴连接件。一方面,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经过多次折弯,结构紧凑;另一方面,第一折弯部沿第二方向折弯,第二折弯部沿第四方向折弯,折弯方向相反,提高了结构强度,进而熔断器的结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排连接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铜巴连接件及熔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逐渐走向市场,新能源动力电池装机量也随之快速增长,其中更高能量密度、更高电量的动力电池更容易受到整车端的青睐,而这往往意味着动力电池包内部的模组布置更加密集,高低压线路的空间更加狭小。目前现有技术的高压回路主要有硬铜排和软铜排两种连接方式,硬铜巴的韧性差,容易震裂,而软铜排存在结构强度差和易变形的问题。
基于上述现状,亟待我们设计一种软铜巴连接件及熔断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铜巴连接件,结构紧凑,结构强度高,不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断器,包括上述的软铜巴连接件,结构稳定。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公开一种软铜巴连接件,包括:
中间体;
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位于所述中间体的一端,所述第一折弯部沿远离所述中间体的方向依次沿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第一方向折弯;
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位于所述中间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折弯部沿远离所述中间体的方向依次沿第三方向-第四方向-第三方向-第四方向折弯,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相背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的端部贴附有镍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镍片的厚度为0.1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间体上套设有耐磨绝缘套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耐磨绝缘套管与所述镍片的重叠部分的长度大于1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耐磨绝缘套管的材料为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耐磨绝缘套管的厚度大于等于1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
另一方面,还公开一种熔断器,包括熔断模块和上述的软铜巴连接件,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两者中的一者与所述熔断模块电连接,另一者与外部的电气设备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软铜巴连接件及熔断器,软铜巴连接件的第一折弯部沿远离中间体的方向依次沿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第一方向折弯,第二折弯部沿远离中间体的方向依次沿第三方向-第四方向-第三方向-第四方向折弯,第二方向与第四方向相背离,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经过多次折弯,结构紧凑,并且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的折弯方向相反,使它们对于中间体的施力方向相反,提高了软铜巴连接件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熔断器包括上述的软铜巴连接件,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软铜巴连接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48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