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炭生产的余煤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23801.1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1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周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靖文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B5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智慧管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4 | 代理人: | 马俊平 |
地址: | 114000 辽宁省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炭 生产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炭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焦炭生产的余煤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循环水箱的出水端与所述箱体的底部相连通,且连通处固定连接有冷凝管;所述箱体的中部内壁焊接有横置隔板,所述横置隔板的上表面右侧焊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底座,所述电动推杆底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回收推盘会在电动推杆底座和隔板的控制下,带动使得该装置可以对余煤进行粉碎压缩,从而避免块状的余煤占用过多空间,提高了该装置的存储量,冷凝管,配合循环抽水泵和循环水箱的使用,可以使得循环水箱内部的水与冷凝管的内部形成水循环,从而降低了存储在箱体底部内壁的余煤的温度,减少了安全意外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炭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焦炭生产的余煤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炭是固体燃料的一种。由煤在约1000℃的高温条件下经干馏而获得。主要成分为固定碳,其次为灰分,所含挥发分和硫分均甚少。呈银灰色,具金属光泽。质硬而多孔。其发热量大多为26380~31400kJ/kg。按用途不同,有冶金焦炭、铸造用焦和化工用焦三大类。按尺寸大小,又有块焦、碎焦和焦屑等之分。主要用于冶炼钢铁或其他金属,亦可用作制造水煤气、气化和化学工业等的原料,焦炭在生产时,常需要对余煤进行回收再利用。
但是常见的回收装置,不能对煤进行粉碎,使得余煤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大,从而不方便人们进行使用,同时普通的余煤装置的缺少安全冷却装置,余煤存储时间久了之后,容易内部产生高温,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焦炭生产的余煤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焦炭生产的余煤回收装置,包括底部基座,所述底部基座的上表面焊接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设备中部焊接有箱体,所述安装台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抽水泵,所述安装台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箱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的出水端与所述箱体的底部相连通,且连通处固定连接有冷凝管;所述箱体的右侧设置有取料门
所述箱体的中部内壁焊接有横置隔板,所述横置隔板的上表面右侧焊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底座,所述电动推杆底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末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回收推盘,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位于所述进料口的后方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部啮合有倒煤板。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横置隔板的下表面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末端卡接有所述冷凝管,所述冷凝管远离所述循环水箱的一侧末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循环抽水泵的内部。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推杆底座的远离所述电动推杆的一侧末端焊接在所述箱体的内壁处,所述电动推杆的右侧根部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与所述箱体的内壁相连接。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的顶部左侧内壁焊接有粉碎压板,所述粉碎压板的表面粘接有有研磨粉碎颗粒。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倒煤板的外部设置有从动齿轮安装杆,所述倒煤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深入钢板,所述深入钢板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上方,所述深入钢板的内部开设有收集槽。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基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滚轮,且滚轮的数量为四个。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先通过控制电机工作,进而带动倒煤板进行位置转动,从而调整好下煤的角度,以适合不同高度的清理使用,同时通过回收推盘与粉碎压板配合使用,回收推盘会在电动推杆底座和隔板的控制下,带动使得该装置可以对余煤进行粉碎压缩,从而避免块状的余煤占用过多空间,提高了该装置的存储量,方便了人们的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靖文,未经周靖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3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包前端防撞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调圈径的收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