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包前端防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23766.3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9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史方圆;陈贤青;姜亚洲;禹慧丽;崔泰松;赵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前端 结构 | ||
1.一种电池包前端防撞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池箱体(20)前面的前端防护构件(10),在所述电池箱体(20)内安装有电池模组(30),其特征是:所述前端防护构件(10)呈楔形,其前面小于后面、上面水平、下面倾斜、左面与右面平行,所述前端防护构件(10)的下面与上面之间的夹角α为20度—25度;所述前端防护构件(10)的下面安装有多个滚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电池包前端防撞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端防护构件(10)为组合件,由多个采用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制作且形状相同的楔形壳体(11)连接构成,在所述楔形壳体(11)内填充有发泡内芯(12);
所述楔形壳体(11)具有前端面(111)、后端面(112)、上表面(113)、下表面(114)、左侧面(115)和右侧面(116);所述楔形壳体(11)的上表面(113)与下表面(114)之间的夹角α为20度—25度;多个所述前端面(111)相连构成所述前端防护构件(10)的前面,多个所述后端面(112)相连构成所述前端防护构件(10)的后面,多个所述上表面(113)相连构成所述前端防护构件(10)的上面,多个所述下表面(114)相连构成所述前端防护构件(10)的下面,左边的一个楔形壳体(11)的左侧面(115)为所述前端防护构件(10)的左面,右边的一个楔形壳体(11)的右侧面(116)的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前端防撞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多个楔形壳体(11)的左侧面(115)和右侧面(116)通过涂覆粘胶相互粘接为一整体构成前端防护构件(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前端防撞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端防护构件(10)的每个楔形壳体(11)的后端面(112)设有螺栓过孔(119),通过螺栓与所述电池箱体(20)的前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前端防撞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楔形壳体(11)的下表面(114)镀有硬度较高、摩擦系数较小的涂层。
6.一种电池包前端防撞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池箱体(20)前面的前端防护构件(10),在所述电池箱体(20)内安装有电池模组(30),
其特征是:所述前端防护构件(10)为整体构件,为一个采用铝合金型材制作的楔形壳体(11),在所述楔形壳体(11)内设有肋条(117)并填充有发泡内芯(12);
所述前端防护构件(10)呈楔形,其前面小于后面、上表面水平、下表面倾斜,所述前端防护构件(10)的下表面(114)与上表面(113)之间的夹角α为20度—25度;所述前端防护构件(10)的下面安装有多个滚轮(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前端防撞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端防护构件(10)的楔形壳体(11)的后端面通过螺栓与所述电池箱体(20)的前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池包前端防撞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楔形壳体(11)的下表面镀有硬度较高、摩擦系数较小的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37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疫苗生产用液体传输配液管道系统
- 下一篇:一种焦炭生产的余煤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