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芯极片及电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21991.3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48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程呈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3 | 分类号: | H01M50/533;H01M50/53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极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极片及电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电芯极片包括极片本体和极耳。极片本体的侧边延伸设置有极耳,极耳至少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边、第二边与第三边,第一边与第三边均与极片本体的侧边相连,第一边与第二边之间以及第二边与第三边之间具有弧形边。极耳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极耳的第一边与第二边之间、第二边与第三边之间均具有弧形边,使得极耳外缘的边角位置呈弧边结构,减少了极耳在加工与卷绕过程中的应力,避免极耳发生翻折或翘曲。同时,极耳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使得极耳呈三维立体结构,增强了极耳的强度和挠度,进一步提高了极耳抗翻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电芯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极片及电芯。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极片采用激光切割技术将极片两侧的箔材留白区切割成极耳。由于极片的箔材区与两侧留白区的压延率不同,在激光切割与卷绕过程中,极耳容易发生翻折、翘曲或内折,影响电芯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现有的改进方案为:采用压花工艺将极片加工出压痕,以增加极耳的强度。随着对电芯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极耳的厚度越来越薄,现有的压痕工艺对极耳的强度提升力度较小,导致较薄的极耳的防翻折效果不明显,不能有效提高极片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极片,以避免电芯极片发生翻折,提高电芯极片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芯极片,包括:
极片本体;
极耳,所述极片本体的侧边延伸设置有所述极耳,所述极耳至少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边、第二边与第三边,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三边均与所述极片本体的侧边相连,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三边之间具有弧形边;所述极耳向内凹陷形成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三边围成所述凹槽的开口端的部分外缘。
进一步地,所述极片本体的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之间具有所述弧形边;所述凹槽为四棱锥槽,所述四棱锥槽的棱边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弧形边相交。
进一步地,所述四棱锥槽具有矩形槽底,所述棱边的另一端与所述矩形槽底上对应的边角相交。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圆锥槽,所述圆锥槽的开口端的圆周内接于所述极耳的外缘。
进一步地,所述圆锥槽具有圆形槽底。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有压痕。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边为过渡圆角,所述过渡圆角所对应的圆心角度大于90°且小于180°。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5mm~1m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以避免电芯极片发生翻折,提高电芯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芯,包括上述的电芯极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芯极片及电芯,极耳的第一边与第二边之间、第二边与第三边之间均具有弧形边,使得极耳的外缘的边角位置呈弧边结构,减少了极耳在加工与卷绕过程中的应力,避免极耳发生翻折或翘曲。同时,极耳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使得极耳呈三维立体结构,增强了极耳的强度和挠度,进一步提高了极耳抗翻折的性能,从而提高了电芯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部分电芯极片的端面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19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