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报警功能光学玻璃加工用自动摆料机待出料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20972.9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40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刘辉俊;莫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光明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苏利军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报警 功能 光学玻璃 工用 自动 摆料机待出料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报警功能光学玻璃加工用自动摆料机待出料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装置本体、控制箱、安装支架、机架、电振机、出料检测机构和挡料气缸,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本体底部与支撑腿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箱设置在第一检测装置本体下方,所述安装支架设置在第一检测装置本体一侧上方,所述机架与第一检测装置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振机设置在机架下方,所述出料检测机构设置在出料检测支架内部。该具有报警功能光学玻璃加工用自动摆料机待出料检测装置,设置有检测机构和出料检测机构,检测机构便于对待出料玻璃坯料进行检测,一旦发现坯料过少,便于及时补料,出料检测机构便于对坯料出料状态进行检测,防止跟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摆料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报警功能光学玻璃加工用自动摆料机待出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光通讯等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军用、民用望远系统、医用显微系统、投影仪、扫描仪、数码相机、激光电视、手机摄像头、车载、安防等各种光学系统市场需求的迅猛增长,导致作为上述各种光学系统的主要部件的光学玻璃元件的需求量激增。将光学玻璃制作成适用于各种光学系统的光学元件的方法通常采用热成型,而热成型通常又采取二次压型。二次压型是一种将常温态的光学玻璃条料毛坯制备成一定大小、重量的光学玻璃料块,经过高温加热软化后,放于基本具有最终光学元件外观形状、尺寸的模具中加压,使软化的玻璃被强行压制为光学元件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成型效率高,压制的元件外观一致性好,仅需将压好的光学元件型料做很小量的研磨、抛光,就可用于各种光学系统的特点。现有的光学玻璃加工用自动摆料机待出料检测装置检测效果较差,在对玻璃坯料进行出料时,每条料道上的玻璃坯料有多有少,检测装置不能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补料,且现有的光学玻璃加工用自动摆料机待出料检测装置出料效果不佳,在玻璃坯料出料时,容易出现跟料的情况,导致玻璃坯料出料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报警功能光学玻璃加工用自动摆料机待出料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光学玻璃加工用自动摆料机待出料检测装置检测效果较差,且现有的光学玻璃加工用自动摆料机待出料检测装置出料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报警功能光学玻璃加工用自动摆料机待出料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装置本体、控制箱、安装支架、机架、电振机、出料检测机构和挡料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本体底部与支撑腿固定连接,且支撑腿下方设有防滑脚垫,所述控制箱设置在第一检测装置本体下方,且控制箱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安装支架设置在第一检测装置本体一侧上方,且安装支架上方与溢料存储盒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与第一检测装置本体顶部固定连接,且机架一侧设有下料槽,所述电振机设置在机架下方,且机架内部设有待检测区,同时待检测区一侧设有待出料仓,所述待检测区内部设有多个料道,且料道上方设有检测机构,同时检测机构通过出料检测支架与第一检测装置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出料检测机构设置在出料检测支架内部,且出料检测支架上方设有报警器,所述挡料气缸通过连接杆与出料检测支架固定连接,且挡料气缸下方设有收料道,同时收料道底部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与第一检测装置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二检测装置本体、气缸、检测探头和缺料传感器,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本体与出料检测支架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二检测装置本体下方设有气缸,所述检测探头一端与气缸固定连接,且检测探头上设有缺料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出料检测机构包括出料检测底座、第一电动伸缩杆、挡板和出料检测传感器,所述出料检测底座与出料检测支架固定连接,且出料检测底座上方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挡板与第一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且挡板上设有出料检测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料道设有七个,且料道均匀分布在待检测区。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设有两个,且报警器对称分布在出料检测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收料道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与第一检测装置本体构成伸缩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光明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光明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09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