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陆交错带污染物捕集和植物群落消减模拟仿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20156.8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7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睿;黄菲;宋梦廷;闻昕宇;周星星;肖瑶;姜彬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9/029;A01G17/00;A01G20/00;A01G22/00;C02F3/32;C02F3/34;E02B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陆 交错 污染物 植物群落 消减 模拟 仿真 装置 | ||
1.一种水陆交错带污染物捕集和植物群落消减模拟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波浪水槽构筑物,该水槽构筑物为上端开口的长方形槽体,长度为15~25 m,宽度为3~6 m,深度为1~3 m,水槽内装填有0.5~1.5 m深的待模拟地表水体的水;位于模拟湖泊水域处的波浪水槽构筑物的一侧宽边A处设有推波器,位于模拟水域内的推波器的推波板形成波浪的一侧表面(即面向波浪水槽构筑另一侧宽边B的表面)与波浪水槽构筑物的长边垂直、宽边平行,平行于波浪水槽宽边的长方形推波板长边二侧距离对应的波浪水槽构筑物二侧长边分别为5~10 cm,推波板形成波浪的一侧表面朝向波浪水槽构筑物另一侧宽边B,推波器可模拟水体水利扰动于推波板处产生浪高(波浪波峰到水平面的垂直距离)5~30 cm向宽边B移动的波浪;于波浪水槽构筑物内的宽边B处设有水陆交错带体系,所述水陆交错带体系包括岸坡基底,岸坡基底包括靠于宽边B的岸和与岸相接的坡,均由基质材料堆积而成;岸由波浪水槽构筑物宽边B向宽边A一侧延伸形成陆地,垂直于宽边B的岸的长度为3~6 m,平行于宽边B的岸的宽度小于等于宽边B的长度,且位于水面上方的陆地带有坡度为5~10°缓坡,作为陆岸植物带区域;坡是由岸与水面接触处向宽边A一侧延伸至水面下方所形成,坡最低点与槽底接触,其坡度为10~25°,作为挺水植物带区域;于陆岸植物带区域种植陆生植物,挺水植物带区域种植水生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水体为地球表面的自然界中的水体;如海洋、河流、湖泊或水库中一种或二种以上中的水;
所述的水陆交错带为水体与陆地的交错地带,如海洋、河流、湖泊或水库等的靠近岸边10~30 m以内的水体与陆地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陆岸植物带区域、挺水植物带区域进行种植时,会对其岸坡表层地形改造;在所述的陆岸植物带区域设置平行于波浪水槽构筑物宽边B的沟槽和沿平行于宽边方向排列的凹坑,所述的陆岸植物带区域的凹坑设置方式为从水面向宽边B的方向,每间隔一个沟槽宽度设置凹坑列,共设置4~8排凹坑列,每1~3排凹坑列之间隔设有1个沟槽,沟槽至少设置2个以上;所述的挺水植物带区域的凹坑设置方式为从水陆交界处向宽边A的方向,共设置4~6排凹坑列;垂直于宽边B方向相邻沟槽与凹坑列间、或相邻凹坑列与凹坑列间上边沿的距离0~5 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坑列是在陆岸植物带区域和挺水植物带区域对岸坡基底沿平行于宽边B的方向挖一排凹坑,每排凹坑靠近波浪水槽构筑物长边的二侧凹坑上边沿分别与波浪水槽二侧的长边相贴接,且每排凹坑中的相邻凹坑上边沿紧密相贴接,凹坑为倒四棱锥台形,在陆岸植物带区域的四棱锥台凹坑的下底面长*宽为40~50*15~25 cm,上底面长*宽为38~48 cm *10~20 cm,深度为30~50 cm;在挺水植物带区域的四棱锥台凹坑的下底面长*宽为40~50 cm *20~50 cm,上底面长*宽为38~48cm *16~48 cm,深度为30~50 cm;于凹坑内表面镶嵌铺设一层硅基多孔陶瓷材料的砖块,铺设砖块厚度为2~5 cm,凹坑内填充有硅基多孔陶瓷材料颗粒和土壤混合物,作为花盆;所述的沟槽是在陆岸植物带区域对岸坡基底沿平行于宽边B的方向挖与宽边B长度相同的沟槽,沟槽垂直于宽边B方向的截面为倒梯形,梯形下底边宽度为40~60 cm,下底边与上底面宽差为5~15 cm,深度为40~60 cm;在沟槽内表面镶嵌铺设一层硅基多孔陶瓷材料的砖块,铺设砖块厚度为4~8 cm,并于沟槽内部填充三层分别由网袋或布袋包裹硅基多孔陶瓷材料填充物,每层厚度6~10 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东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01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