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的体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17968.7 | 申请日: | 2021-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2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周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第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张抗震 |
| 地址: | 314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痛 诊疗 体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的体位装置,包括硅胶垫和托块,所述硅胶垫顶部一侧靠近两端边缘处均通过安装槽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套设有滑动块且滑动块顶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部连接有托块,所述托块顶部开设有手臂放置槽,所述手臂放置槽为上侧上臂摆放部和下侧上臂摆放部组成,所述套筒顶端一侧通过螺纹孔安装有锁紧螺钉。该新型可以辅助无痛内镜诊疗患者体位摆放,减轻对臂丛神经的压迫造成的损伤,并且外展上肢使得胸廓完全展开,从而增加潮气量,能方便对高度进行有效调节,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镜诊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的体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检测中,为了方便对病人进行内镜诊疗,所以需要病人进行侧躺,以方便诊疗的进行。
以往在检测时存在以下缺点:1、无痛内镜诊疗过程中,患者侧卧位下侧易压迫臂丛神经,且冬季患者衣物较多,上肢无法外展致使胸廓无法充分展开,从而影响呼吸,易导致低氧血症;2、体位装置不能方便对高度进行有效调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的体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的体位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的体位装置,包括硅胶垫和托块,所述硅胶垫顶部一侧靠近两端边缘处均通过安装槽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套设有滑动块且滑动块顶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部连接有托块,所述托块顶部开设有手臂放置槽,所述手臂放置槽为上侧上臂摆放部和下侧上臂摆放部组成,所述套筒顶端一侧通过螺纹孔安装有锁紧螺钉,所述固定杆一端设置有锁紧螺孔且锁紧螺钉端部位于锁紧螺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手臂放置槽内壁通过沉头螺钉和螺孔固定安装有海绵护垫。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螺孔的数量具体设置为多组且沿固定杆的高度方向呈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托块为PVC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的体位装置,病人在侧卧时,可以将上侧上臂和下侧上臂分别放置在上侧上臂摆放部和下侧上臂摆放部内侧,从而可以利用托块对人员的手臂进行舒展承托,进而可以辅助无痛内镜诊疗患者体位摆放,减轻对臂丛神经的压迫造成的损伤,并且外展上肢使得胸廓完全展开,从而增加潮气量。
2.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的体位装置,利用滑动块在套筒内上下滑动,可以方便对固定杆和托块的高度进行调节,利用沿固定杆的高度方向呈均匀分布的多组锁紧螺孔与锁紧螺钉配合,方便将固定杆固定在不同的高度,进而方便使得本体位装置能方便对高度进行有效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的体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的体位装置的套筒和固定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硅胶垫;2、托块;3、手臂放置槽;4、上侧上臂摆放部;5、下侧上臂摆放部;6、海绵护垫;7、沉头螺钉;8、套筒;9、滑动块;10、锁紧螺钉;11、固定杆;12、锁紧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第二医院,未经嘉兴市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179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机的梭芯组及缝纫机
- 下一篇:PICC管道专用型敷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