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换向阀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17117.2 | 申请日: | 2021-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07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1/065 | 分类号: | F16K11/065;F16K3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换向 | ||
1.一种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还包括第二接管(52)、第三接管(53)以及第四接管(54),所述第二接管(52)、所述第三接管(53)以及所述第四接管(54)分别能够与所述阀体(1)连通;
所述第二接管(52)位于所述第三接管(53)与所述第四接管(54)之间,所述第二接管(52)、所述第三接管(53)以及所述第四接管(54)均包括本体部(61)和连接部(62),部分所述连接部(62)位于所述本体部(61)内,所述本体部(61)与所述连接部(62)焊接固定,所述本体部(61)由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连接部(62)由铜材料制成;
所述第二接管(52)的连接部(62)的下端面不高于所述第三接管(53)的本体部(61)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二接管(52)的连接部(62)的下端面不高于所述第四接管(54)的本体部(61)的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管(52)的本体部(61)的上端面不低于所述第三接管(53)的连接部(62)的下端面,且所述第二接管(52)的本体部(61)的上端面不低于所述第四接管(54)的连接部(62)的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2)的外周壁和所述本体部(61)的内周壁之间还是设有定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沿所述连接部(62)的外周壁均匀间隔设有至少三个凹痕(621),各所述凹痕(621)沿所述连接部(62)的轴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2)包括沿其轴向设置的小径部(625)和大径部(626),所述小径部(625)的外周壁与所述本体部(61)的内周壁配合固定,所述大径部(626)的内周壁与外接管路(7)的外周壁配合固定;
所述大径部(626)的壁厚大于所述小径部(625)的壁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径部(626)与小径部(625)之间形成台阶部(628),所述台阶部(628)的台阶面能够与所述本体部(61)的端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2)朝向所述本体部(61)的一侧侧壁向其轴线方向翻边并形成第一止位部(627),所述外接管路(7)的端部能够插入所述连接部(62)至与所述第一止位部(627)抵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2)沿其轴向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第一段(622)、过渡段(623)和第二段(624),所述第一段(622)的外周壁与所述本体部(61)的内周壁通过炉焊焊接固定,所述第二段(624)用于与外接管路(7)通,所述第一段(622)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段(624)的内径,并在所述过渡段(623)的内壁形成第二止位部(629),所述外接管路(7)穿过所述第二段(624)至其端部与所述第二止位部(629)抵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61)包括配合部(611)和扩口部(612),所述配合部(611)与所述阀体(1)固定,所述连接部(62)的外周壁与所述扩口部(612)的内周壁之间通过炉焊焊接固定;
所述扩口部(612)的内径大于所述配合部(611)的内径,并在二者之间形成限位部(614),所述连接部(62)的端部插入所述扩口部(612)直至所述连接部(62)的端面与所述限位部(614)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61)远离所述阀体(1)的一端侧壁呈渐扩结构,所述渐扩结构的内壁面形成导向部(6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171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