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进气道防冰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13117.5 | 申请日: | 2021-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3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打玉宝;刘同;张波;张振兴;孙利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C7/047 | 分类号: | F02C7/047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道防冰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气道防冰组件,其可避免防冰热气回流导致对外层管的热辐射,进而避免了对防冰结构的破坏。为实现所述目的的进气道防冰组件包括笛形管和连接该笛形管的引气管,该引气管包括外层保护管和内层引气管,该引气管还包括密封环,该密封环的纵向剖面为波纹状;其中,在该引气管的靠近该笛形管的一端,内周侧与该内层引气管密封连接,外周侧与该外层保护管密封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发动机的进气道防冰组件。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进气道唇口的结冰会减少发动机空气吸入量,这会损失发动机一部分推力。同时,冰块集聚破坏发动机进气流道流场型面,增加气动阻力。当冰块集聚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引起发动机喘振。更严重者,从进气道唇口脱落的冰还可能吸入发动机撞击损坏风扇叶片,造成机械损伤。因此,发动机进气道通常设计有防冰系统,对进气道唇口结冰区进行除冰保护。
对于现役的飞机发动机,进气道唇口除冰方式为发动机唇口热气防冰。而该热气除冰主要有而笛形管和直喷式两种形式。笛形管构型是热气防冰中较为常见的防冰方式。相对于直喷式热气除冰的结构构型,笛形管热气除冰方式针对唇口360°环向针对结冰区采用点对点热气射流,效率更高,同时对发动机引气量要求较低,故传统机型大量采用笛形管热气除冰方式。然而根据发明人的经验,采用笛形管热气除冰方式存在至少一个以下问题:
笛形管防冰结构的双层管之间存在热气回流,加剧热辐射容易破坏周围结构或进行额外保护时导致结构增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气道防冰组件,其可避免防冰热气回流导致对外层管的热辐射,进而避免了对防冰结构的破坏。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进气道防冰组件包括笛形管和连接该笛形管的引气管,该引气管包括外层保护管和内层引气管,该引气管还包括密封环,该密封环的纵向剖面为波纹状;其中,在该引气管的靠近该笛形管的一端,内周侧与该内层引气管密封连接,外周侧与该外层保护管密封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密封环呈锥状,大端与该外层保护管密封连接,而小端与该内层引气管密封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层引气管的部分区段为波纹管。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外层保护管包括保护管前段和保护管后段,所述保护管前段用于固定安装在前隔板上,所述保护管后段用于固定安装在后隔板上,所述保护管前段和所述保护管后段可轴向活动地配合。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管前段和所述保护管后段在配合处一方包括环形配合面、另一方包括该环形配合面密封配合的多个环形凸筋、间隔该多个环形凸筋的环形凹槽。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内层引气管包括靠近该笛形管的前端引气管和连接该前端引气管的后端引气管,该前端引气管的后端和该后端引气管的前端中的一方具有卡接公头,另一方具有卡接母头,该卡接公头和该卡接母头通过外卡箍固定相连接,该卡接公头与该卡接母头之间设置卡槽密封圈。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进气道防冰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悬臂,所述悬臂的一端用于固定在前隔板上,另一端用于支撑该笛形管,所述悬臂为具有阻尼特性的柔性结构。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悬臂为波浪形。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进气道防冰组件还包括卡箍和减震垫,该笛形管由该卡箍固定在该悬臂上,并和该悬臂之间间隔该减震垫。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卡箍包括外卡箍和内卡箍,所述内卡箍呈拱形固定于该悬臂上,并提供弧形支撑部接触该笛形管,该外卡箍环绕该笛形管再与该内卡箍的两端叠加并固定于该悬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13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焊机
- 下一篇:一种可烘干音盆的输送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