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足底神经刺激的电极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13116.0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41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罗军;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骊霄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04 | 分类号: | A61N1/04;A61N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徐颖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足底 神经 刺激 电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足底神经刺激的电极片,包括电极片接插件、两个大小不同的电极片贴、连接在两个电极片贴与电极片接插件之间的导线;其中贴于前脚掌的电极片贴面积大于贴于后脚掌的电极片贴面积。确保治疗时使用正确的电极片,无需联网,防止仿造;可以明确标示电极片正负极;限制电极片使用次数,无需联网,防止仿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足底神经刺激的电极片。
背景技术
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医学上具有广泛用途,例如可用于治疗神经再生、肌肉萎缩、膀胱过度活动症以及慢性疼痛等,在中医领域也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足底神经丰富,经常作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的目标进行各种病症预防或治疗。
一般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包括输出刺激能量的主机和传递刺激至人体的电极片。
目前电极片接口常规采用通用接口,一般为纽扣式和导线式。如图1所示。
在市场上存在大量通用型电极片,存在以下风险:各类电极片参数不一致,使用其他电极片替代,可能导致疗效降低;常规电极片不区分正负极性,电极片错误连接正负极,可能导致疗效降低;电极片直接接触皮肤使用,多次使用后细菌繁殖,容易造成感染。
目前行业经常使用二维码加扫码枪的方式来识别原厂电极贴及计算使用次数,如CN112287381A,但该方式容易被伪造,二维码被复制后主机无法识别。另一种常见方法为通过联网主机对电极片编码识别,防止二维码或其他方式编码被伪造,但该方法要求主机进行互联网连接,给用户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对电极片使用的合理监控,提出了一种用于足底神经刺激的电极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足底神经刺激的电极片,包括电极片接插件、两个大小不同的电极片贴、连接在两个电极片贴与电极片接插件之间的导线;两个电极片贴通过导线接电极片接插件(1)上不同极性接插针,其中贴于前脚掌的电极片贴面积大于贴于后脚掌的电极片贴面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刺激的极性通过电极贴的大小识别,避免正负极混淆。
优选的,所述电极片接插件内内置一带EEPROM芯片的电路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极片接插件内置存储芯片,便于电极片进行实时信息识别。
优选的,所述EEPROM芯片内存EEPROM芯片的ID号和所述两个电极片贴的加密识别码以及加密的电极片贴使用次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芯片固有的ID号与电极片的识别码捆绑,在保证对电极片贴可追溯性的同时,又整个产品使用状态信息的可读取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用于足底神经刺激的电极片,确保治疗时使用正确的电极片,无需联网,防止仿造;可以明确标示电极片正负极;限制电极片使用次数,无需联网,防止仿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电极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足底神经刺激的电极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足底神经刺激的电极片中电路板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电极片接插件;101、电路板;1011、EEPROM芯片;2、导线;3、电极片贴;4、电极片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2所示用于足底神经刺激的电极片结构示意图,包括电极片接插件1、两个电极片贴3、4、连接在两个电极片贴与电极片接插件1之间的导线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骊霄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骊霄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13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帕金森患者手部康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升降延长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