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机组余热综合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12625.1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8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练纶;郭姣;李要伟;程鹏然;王鹏;刘敏杰;王孟晴;李伊光;梁闯;房永梅;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百川畅银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5D17/02;F28D2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张立强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填埋气 发电 机组 余热 综合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机组余热综合利用系统,该包括垃圾填埋气发电机组、空气预热系统、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和机组冷却余热回收系统,所述垃圾填埋气发电机组连接空气预热系统;所述空气预热系统还连接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垃圾填埋气发电机组还分别与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和机组冷却余热回收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将不同性质和品位的余热,利用高温储热装置和低温储热装置,进而可将热量输送给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需热用户使用,从而提高垃圾填埋气发电系统的整体效率,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机组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的耗能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工业领域能源消耗量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30%左右。除了生产工艺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因素外,工业余热利用率低,能源没有得到充分综合利用是造成能耗高的重要原因,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至少约有50%的工业耗能以各种形式的余热被直接废弃。随着我国垃圾发电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单台垃圾炉处理量的迅速扩大,提高垃圾发电厂全厂热效率的课题已经越来越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我国从1988年到现在已经有了20年的垃圾发电运行经验,着眼我国未来的产业技术发展趋势,次高温高压技术在我国大容量垃圾焚烧上的应用有广阔的前景。一般来说,燃气发电机组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热量用来做功发电,大约三分之一的热量通过烟气散失,三分之一左右的热量以冷却水或机油散热等形式散失。因此,在燃气发电机组运行的整个过程中,烟气余热占有极大比例,对烟气余热的合理利用将极大提高燃气机组的发电效率。
在垃圾填埋气燃气发电机组中,烟气一般通过余热锅炉来回收。燃气发电机组排出的220~230℃高温烟气经烟道输送至余热锅炉,经过锅炉内部换热装置,释放一定热量后的烟气经烟囱排入大气,烟气出口温度一般在150℃。烟气温度从高温降到排烟温度这一过程中所释放出的热量用来加热冷水或产生水蒸汽。此外,发电机组本身需要冷却,循环冷却水的温度可高达80℃,这一部分热量也可回收利用。发明CN109654464A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通过对填埋气发电机排放的高温烟气余热利用制备蒸汽。该方法实现了填埋气发电机排放的高温烟气余热回收,为后续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脱氨系统提供蒸汽热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垃圾填埋气发电机组余热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余热利用效率低、难以寻找有效利用途径等问题,根据不同性质和品位的余热,利用可移动式高温和低温储热装置,提出余热综合利用的解决方案,可将热量输送给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需热用户使用,从而提高垃圾填埋气发电系统的整体效率,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机组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垃圾填埋气发电机组、空气预热系统、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和机组冷却余热回收系统,
所述垃圾填埋气发电机组连接空气预热系统;
所述空气预热系统还连接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垃圾填埋气发电机组还分别与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和机组冷却余热回收系统连接。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空气预热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上设置有空气进气口、且与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系统通过管道连接。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空气预热器和垃圾填埋气发电机组间还设置有高温烟气管道。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空气预热器为管翅式或板翅式换热器,空气预热器底部具有排水结构。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余热锅炉和高温储热装置,所述余热锅炉分别与垃圾填埋气发电机组和空气预热系统连接以接收高温烟气和输出降温后的烟气,余热锅炉还通过软水管道和水蒸气管道与高温储热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百川畅银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百川畅银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126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的防撞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按摩休闲椅底座旋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