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新生儿逃生转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11007.5 | 申请日: | 2021-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23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孙利平;刘吉艳;于夕丽;徐承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利平 |
| 主分类号: | B62B9/24 | 分类号: | B62B9/24;B62B7/14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郭龙龙 |
| 地址: | 277000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护 结构 新生儿 逃生 转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新生儿逃生转移装置,包括底座和立柱,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转轴,所述立柱安装于摇把的左侧,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气腔,所述束带的上方设置有合页,所述护罩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的左侧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左侧设置有衔接板,且衔接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气腔的外壁设置有气孔,且气孔的左侧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右侧设置有孔塞。该新生儿逃生转移装置设置有孔塞、铰接轴、气孔和气腔,使得具备了防护功能,并且设置有束带、合页、通孔和护罩,使得具备可多功能化,同时设置有摇把、转轴、第一齿轮、连杆和第二齿轮,使得具备了兼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转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新生儿逃生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新生儿期是个体发展阶段之一,指个体出生后第一个月,个体从胎内生活到胎外生活的过渡阶段,但是新生儿非常的脆弱,所以在发生危险时需要用到一个很好的装置来对新生儿进行安全平顺的逃生转移,来保证新生儿的安全。
现有市面上的新生儿逃生转移装置在工作使用中存在,装置的安全性不强,容易造成新生儿受伤的情况发生,并且装置的功能化不强,不能进行很好的固定,同时装置的兼容性不强,不能进行旋转方位的调节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新生儿逃生转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新生儿逃生转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市面上的新生儿逃生转移装置在工作使用中存在,装置的安全性不强,容易造成新生儿受伤的情况发生,并且装置的功能化不强,不能进行很好的固定,同时装置的兼容性不强,不能进行旋转方位的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新生儿逃生转移装置,包括底座和立柱,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上方设设置有摇把,所述立柱安装于摇把的左侧,且立柱的上方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气腔,且气腔的上方设置有束带,所述束带的上方设置有合页,且合页的上方设置有护罩,所述护罩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的左侧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左侧设置有衔接板,且衔接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气腔的外壁设置有气孔,且气孔的左侧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右侧设置有孔塞。
优选的,所述束带与气腔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束带关于气腔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通孔与护罩通过合页与箱体之间构成翻转结构,且护罩与箱体之间为铰链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孔与护罩之间为内嵌连接,且通孔之间关乎护罩的表面等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立柱通过第二齿轮与连杆之间的配合与第一齿轮、转轴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孔塞通过铰接轴与气孔之间的配合与气腔构成翻转结构,且气孔与气腔之间为胶粘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具有防护结构的新生儿逃生转移装置设置有孔塞、铰接轴、气孔和气腔,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使用者在进行使用时可以通过铰接轴打开孔塞,然后在气孔的内部进行充气,然后使得气腔的内部进行充气,这时气腔的内部进行充气,从而使得气腔的内部进行膨胀,然后在把新生儿放置到气腔上,这样在进行转移时,通过气腔内部的气体可以起到了很好的缓冲效果,从而使得新生儿更加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利平,未经孙利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11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位压接联动装置
- 下一篇:汽车前舱和纯电动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