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部按摩装置及耳部按摩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10283.X | 申请日: | 2021-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06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花扣珍;谷宇杰;单嘉伟;朱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N1/04;A61N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杨萌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耳部 按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部按摩装置及耳部按摩仪,涉及耳部按摩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挂耳支架、按摩结构、夹持结构和电路控制机构;通过按摩结构和夹持结构能够对耳朵进行按摩,通过耳部穴位按摩缓解眼睛疲劳;摆动部能够随着人体倾斜相对于电路控制机构进行摆动,当佩戴者处于坐直的姿势时,此时摆动部通过电路控制机构向按摩结构和夹持结构提供按摩电流;当佩戴者坐姿不端正,此时摆动部会触发夹紧电击电路,夹持结构会对耳垂进行夹紧电击,使得佩戴者具有微微的刺痛感,进而能够起到提示身体坐姿不端正,防止离书桌过近引起的用眼疲劳而造成的近视,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矫正坐姿设备单一设计,无法满足调整坐姿和缓解眼睛疲劳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部按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耳部按摩装置及耳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中国近视眼人数人口已高出6亿,青少年近视率甚至高出50%,由于长时间看书、写字以及电子产品使用过度,而且在长时间的坐姿不规范的情况下用眼过度是导致青少年近视的主要诱因;近年来,中医学上穴位按摩逐渐被人们重视,耳朵穴位以目1、目2、眼、神门为主穴按摩有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从而预防近视。
现有技术中,针对青少年坐姿矫正包括有矫正器或束缚带,其中,矫正器或束缚带只针对矫正坐姿设计,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呈依赖性,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部按摩装置及耳部按摩仪,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矫正坐姿设备单一设计,无法满足调整坐姿和缓解眼睛疲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部按摩装置,包括:挂耳支架、按摩结构、夹持结构和电路控制机构;
所述按摩结构和所述夹持结构分别与所述挂耳支架连接,所述挂耳支架挂设于耳廓上,所述按摩结构用于布置于耳朵上,所述夹持结构用于夹持于耳朵耳垂的两侧,所述按摩结构和所述夹持结构用于对耳朵进行按摩;
所述电路控制机构位于所述挂耳支架内部,且所述电路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按摩结构和所述夹持结构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机构内设置有摆动部,所述摆动部能够随着人体倾斜相对于所述电路控制机构进行摆动,所述摆动部用于调节所述电路控制机构对所述夹持结构的电流特性,以控制所述夹持结构对耳垂进行夹紧电击。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控制机构包括有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所述摆动部用于随着人体倾斜摆动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或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接通,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按摩结构和所述夹持结构对耳部进行按摩,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夹持结构对耳垂进行夹紧电击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控制机构还包括转动盘;所述摆动部包括重力连接锤;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沿着所述转动盘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所述重力连接锤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盘的中心重合,且所述重力连接锤与所述转动盘转动连接,所述重力连接锤用于随着人体倾斜摆动相对于所述转动盘转动,以使所述重力连接锤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或第二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重力连接锤位于所述转动盘中心的一端与分别与所述按摩结构和所述夹持结构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盘内设置有第一电路区域,所述第一电路区域位于所述转动盘朝向面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电路区域一端的端部与所述转动盘的中心连线与重力方向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30°-45°,所述第一电路区域的另一端的端部与所述转动盘的中心连线呈水平布置;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沿着所述第一电路区域的延伸布置,且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沿着靠近重力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的电流依次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盘内设置有第二电路区域,所述第二电路区域与所述第一电路区域抵接,且所述第二电路区域沿着至所述转动盘背离面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沿着所述第二电路区域延伸布置,且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用于与呈竖直布置的重力连接锤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医学院,未经杭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102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四旋翼无人机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渗水的液压坝坝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