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井下捞矛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09078.1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8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明;李志磊;刘少敏;张树芳;周军;耿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明 |
主分类号: | E21B31/20 | 分类号: | E21B3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井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田井下捞矛,涉及油田设备领域,该油田井下捞矛包括直杆状的矛杆,矛杆两端分别同轴设有接头和引鞋,矛杆的两侧通过若干对端铰链分别连接有直板状的钩杆,同侧每根钩杆中间的合适位置均通过中铰链连接直杆状的操纵杆。该油田井下捞矛的结构设计非常简单,操作起来稳定可靠,不易发生故障,成本较低,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油田井下捞矛。
背景技术
油田井下工作时常常需要使用捞矛。捞矛不仅可以用来打捞钻杆、油管、套铣管、衬管、封隔器、配水器、陪产器、等具有内孔的落物,又可对遇卡落物进行倒扣作业或配合其他工具使用。现有的油田井下捞矛设计都比较复杂,刮刺的收缩结构比较复杂,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操作起来容易发生故障,导致工作可靠性不佳,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田井下捞矛,结构设计非常简单,操作起来稳定可靠,不易发生故障,成本较低,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该油田井下捞矛包括直杆状的矛杆,矛杆两端分别同轴设有接头和引鞋,矛杆的两侧通过若干对端铰链分别连接有直板状的钩杆,同侧每根钩杆中间的合适位置均通过中铰链连接直杆状的操纵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矛杆、接头、引鞋均由不锈钢制造,矛杆、接头、引鞋均为整体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钩杆和端铰链均由不锈钢制造,矛杆和钩杆均通过焊接与端铰链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操纵杆均由不锈钢制造。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中铰链均由不锈钢制造,钩杆和操纵杆均通过焊接与中铰链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油田井下捞矛在使用时可以将接头与打捞杆固定连接,操纵杆与操作装置连接。将矛杆伸入油管内合适深度,利用引鞋穿过打捞物体,推动操纵杆围绕中铰链旋转,带动钩杆围绕端铰链旋转张开,拉回打捞杆带回矛杆,利用钩杆将物体钩住打捞出油田井,操作简单方便。该油田井下捞矛的结构设计非常简单,操作起来稳定可靠,不易发生故障,成本较低,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田井下捞矛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田井下捞矛的俯视图。
其中,1-矛杆、2-接头、3-引鞋、4-钩杆、5-操纵杆、6-端铰链、7-中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油田井下捞矛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出示本实用新型油田井下捞矛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该油田井下捞矛包括直杆状的矛杆1,矛杆1两端分别同轴设有接头2和引鞋3,矛杆1的两侧通过若干对端铰链6分别连接有直板状的钩杆4,同侧每根钩杆4中间的合适位置均通过中铰链7连接直杆状的操纵杆5。
矛杆1、接头2、引鞋3均由不锈钢制造,坚固耐用,且耐腐蚀性能良好,矛杆1、接头2、引鞋3均为整体结构。钩杆4和端铰链6均由不锈钢制造,坚固耐用,且耐腐蚀性能良好,矛杆1和钩杆4均通过焊接与端铰链6连接。操纵杆5均由不锈钢制造,坚固耐用,且耐腐蚀性能良好。中铰链7均由不锈钢制造,坚固耐用,且耐腐蚀性能良好,钩杆4和操纵杆5均通过焊接与中铰链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明,未经李国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90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体位摆放的大字位双下肢定位装置
- 下一篇:油田井下打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