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前足及后跟保护性的防滑耐磨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08332.6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47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楠;张莘琛;马腾;魏钰峰;梁佩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43B13/14 | 分类号: | A43B13/14;A43B13/22;A43B1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后跟 保护性 防滑 耐磨 鞋底 | ||
一种具有前足及后跟保护性的防滑耐磨鞋底,包括大底、中底和外底,所述大底的前足尖呈向上翻出状,后跟呈向上包裹状,中段内部为带有凸起的足弓支撑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丰富,可以为大底结构设计提供有效参考,丰富了大底与帮面材料的结合形式和外观特征,进一步提高其包裹性能。提供了一种更加稳定、牢固的结构设计方案,不会在穿着和运动的过程中出现鞋前足或后跟包裹性不强、稳定性不好等问题,能大幅度提高防滑耐磨鞋底对前足及后跟的保护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鞋技术领域,涉及以运动鞋为主的大底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前足及后跟保护性的防滑耐磨鞋底。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运动鞋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倾向于选择防护性好、形式多样的运动鞋。在目前市场及现有技术中,对于运动鞋结构设计多集中在帮面材料及其加工工艺上,还没有通过改变大底结构及其与帮面材料结合形式等方式为鞋整体稳定性提供有效帮助。
现有技术中,Adidas公司推出的Lightstrike科技可以应用于中底全掌使用,其柔软度介于Boost和Bounce之间,比传统EVA材质轻50%,整体更轻更弹,固定性较好,减震回弹感受比较明显。
另外,李宁公司推出的Probar LOC结构鞋底能够使其从后跟延伸至前掌给予整个足部较为稳定的支撑,提供良好的抗扭转性能。在穿着运动过程中,Probar LOC结构配合外底耐磨橡胶和抓地防滑纹路提供支撑,提升中足底的力量传导。
然而现有的运动鞋帮底结合仍然存在如下缺点:
(1)鞋底与帮面材料结合形式单一,结构简单,导致前足及后跟稳定性不强、结构不牢固。
(2)现有的大底结构系统在提高固定性的同时难以保持鞋底的跟随性和包裹性,没有将稳定性与包裹性进行有机结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前足及后跟保护性的防滑耐磨鞋底,可以解决传统运动鞋鞋底与帮面材料结合形式单一,结构简单,导致前足及后跟包裹性较弱、稳定性不强、结构不牢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前足及后跟保护性的防滑耐磨鞋底,包括大底、中底和外底,所述大底的前足尖1呈向上翻出状,后跟2呈向上包裹状,中段内部3为带有凸起的足弓支撑结构。
整个鞋底为一整块聚合物材料。
所述大底对鞋帮面充分包裹,鞋底上翻足面包裹处一4和鞋底上翻足面包裹处二5由曲面板块视觉分割。
所述鞋帮面的前足尖鞋头部分6为鞋底与帮面结合部件,与大底采用同一材料。
所述鞋帮面的后跟部分8为鞋底与帮面结合主跟底,与鞋帮面前侧7采用同一材料。
所述外底的底面由多个区域部件进行分割布局。
所述外底的中部9由多个横向凹槽进行分割。
所述中底带有碳纤维板块,与鞋底的后跟中部11结合。
所述鞋底的前掌中心部位10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制成,前尖12和后跟边缘13由耐磨防滑薄层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丰富,可以为大底结构设计提供有效参考,丰富了大底与帮面材料的结合形式和外观特征,进一步提高其包裹性能。提供了一种更加稳定、牢固的结构设计方案,不会在穿着和运动的过程中出现鞋前足或后跟包裹性不强、稳定性不好等问题,能大幅度提高防滑耐磨鞋底对前足及后跟的保护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底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运动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83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震按摩鞋底
- 下一篇:一种智能自行车训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