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纳米气浮油水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07195.4 | 申请日: | 2021-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1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金汝庭;王一峰;郑晔阳;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涤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00;B01D33/11;B01D33/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季永康 |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浮油 水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纳米气浮油水分离器,其包括:滤水除渣模块与油水分离模块,其中所述滤水除渣模块包括:驱动机,传动机构,滤渣桶;所述油水分离模块包括:废液箱,气泡发生器,排油单元,其中所述驱动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滤渣桶传动连接,驱动所述滤渣桶旋转分离残渣与废液,所述废液箱与所述滤渣桶连通,以搜集废液,所述气泡发生器释放端伸入所述废液箱内浸入废液中,所述排油单元与所述废液箱连通,排出废油。籍此进一步提升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渣/液分离效率,以减少残渣存液量,并通过气泡浮油改善后续油水分离工序,使得污水及残渣的处理达到较好的排污标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气浮油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油水分离器技术落后,究其原因在于此类餐厨垃圾主要由食物残渣及油液等多种元素混合而成,因此难以分离彻底,从而影响后续废渣和油水分离工序,并使得油水分离无法达标,进而影响最终排水水质。
为此现有技术曾提出了一种油水自动分离提升设备(专利号:201420748964.X)其包括固液分 离装置、油水分离舱、污水提升舱、排油管、集油 桶,固液分离装置与油水分离舱通过管道连接,油 水分离舱上安装有曝气装置,油水分离舱通过管 道与污水提升舱连接,固液分离装置的底部设有 排渣管,排渣管的下方设有收集固液分离装置分 离出的渣滓的集渣桶,油水分离舱的顶部设有加 热装置,加热装置与油水分离舱内部连通,加热装置通过通气管与固液分离装置连接,排油管一端 穿过加热装置后伸入油水分离舱内,排油管的另 一端伸入集油桶内。
然而此类现有技术在进行渣/液分离时,主要采用搅拌和漏网技术实现,因此无法高效的分离出液体,使得残渣存液量较大,影响后续油水分离工序使得油水分离不彻底,此举容易造成残渣产生恶臭,从而无法达到较好的排污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气浮油水分离器,以进一步提升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渣/液分离效率,提高油水分离率,以减少残渣存液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纳米气浮油水分离器,其包括:滤水除渣模块与油水分离模块,其中所述滤水除渣模块包括:驱动机,传动机构,滤渣桶;所述油水分离模块包括:废液箱,气泡发生器,排油单元,其中所述驱动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滤渣桶传动连接,驱动所述滤渣桶旋转分离残渣与废液,所述废液箱与所述滤渣桶连通,以搜集废液,所述气泡发生器释放端伸入所述废液箱内浸入废液中,所述排油单元与所述废液箱连通,排出废油。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滤渣桶包括:桶体,桨叶,驱动杆,所述桶体的桶壁布设有滤水孔,所述桨叶呈螺旋状,其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桶体内腔的桶壁上,以与所述桶体内腔的桶壁定义出运渣通道,所述驱动杆前端呈叉状,其叉状端与所述桨叶连接,所述驱动杆尾端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纳米气浮油水分离器还包括:除渣刷,其包括:刷头及传动杆,其中所述刷头套在所述传动杆外,所述传动杆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以驱使所述刷头旋转,以在所述桶体外壁滚刷。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齿轮,第一连动杆,第二驱动齿轮,连接台,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及第二驱动齿轮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台的第一及第二位置处形成啮合,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传动端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传动端与所述传动杆连接,所述驱动机通过第一连动杆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驱动端传动连接。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台呈倾斜状,以促使所述滤渣桶呈倾斜角a小于5°大于1°状态。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泡发生器释放端与气泡释放头连通,其中所述气泡释放头包括:连接管,滤网,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增压管,其中所述连接管第一端与溶气罐出口连通,所述连接管内,所述第一密封圈,增压管,第二密封圈,滤网,依次在所述连接管内布设,且所述增压管内管呈锥型,且锥头处朝向所述连接管第二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涤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涤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71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基坑作业一体化智能机系统
- 下一篇:高稳定性滚刀枕包机的横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