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循环低氮燃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06862.7 | 申请日: | 2021-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5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明;李何栋;董永江;江煜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宇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C9/06 | 分类号: | F23C9/06;F23L9/00;F23Q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薛纪表 |
| 地址: | 31125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循环 燃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循环低氮燃烧装置,包括壳体及其上设置的电子打火装置,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燃气管,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且外壳的内表面与内壳的外表面之间通过垫块固定连接,外壳和内壳保留有均匀间距,燃气管的中间段在内壳内腔的底部环绕设置,燃气管环绕端的内表面连通有多根涡流吸气管,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装置技术领域。该烟气循环低氮燃烧装置,通过在燃气管表面斜向连通涡流吸气管,燃气在燃气管内高速通过时,可利用压差使涡流吸气管产生吸力,进而可使外壳和内壳之间空腔内产生负压,同时吸入空气和燃烧一次后产生的烟气,省去了气泵抽取外界空气和循环烟气,不仅节省了设备成本,也更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烟气循环低氮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烟气再循环技术是指燃烧产生的部分烟气与氧化剂混合后再次参加燃烧的燃烧方式。其原理是将锅炉尾部较低温度的一部分烟气通过再循环风机再次送入炉胆,因此炉胆内的空气混入了氧量较低的烟气,所以混合后气体中的氧含量低于原空气中的氧含量,使天然气处于缺氧燃烧状态,从而控制了燃烧温度,进而降低NOx生成浓度。
现有的烟气循环燃烧装置,需要使用气泵抽取外界冷空气和燃烧一次后的烟气,然后排到燃气内进行二次燃烧,但使用气泵不仅更加耗电,也增加了设备成本,而外界抽取来的冷空气无法快速与烟气混合,在排进燃气内时,燃气的温度下降的不均匀,会影响燃烧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气循环低氮燃烧装置,解决了使用气泵抽取外界冷空气和燃烧一次后的烟气,不仅更加耗电,也增加了设备成本,而外界抽取来的冷空气无法快速与烟气混合,在排进燃气内时,燃气的温度下降的不均匀,会影响燃烧稳定性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烟气循环低氮燃烧装置,包括壳体及其上设置的电子打火装置,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燃气管,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且外壳的内表面与内壳的外表面之间通过垫块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和内壳保留有均匀间距。
所述燃气管的中间段在内壳内腔的底部环绕设置,所述燃气管环绕端的内表面连通有多根涡流吸气管,多根所述涡流吸气管的一端之间连通有导气管,且导气管的底端与外壳和内壳之间的空腔连通,所述外壳顶部的内侧环向开设有多个烟气回吸孔,所述外壳侧面的中间环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空气吸入孔。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且位于空气吸入孔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吸气罩,所述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气调节阀,且吸气罩的两端均与进气调节阀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气调节阀包括阀壳,且阀壳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孔,所述阀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半圆阀块。
优选的,所述阀壳的左侧贯穿转动连接有转柄,且转柄的右端与半圆阀块的内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壳的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燃烧炉,且燃烧炉的底部连通有点火腔,所述燃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外壳和点火腔的前侧连通。
优选的,所述电子打火装置包括贯穿固定连接在壳体左侧的外点火器,所述点火腔的左侧贯穿固定连接有发电端,且外点火器的右侧与发电端的左侧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气循环低氮燃烧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宇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宇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68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量器快速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废水氧气调节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