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维持气道通畅防舌后坠胃镜咬口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04826.7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8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聪;张筱凤;楼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273 | 分类号: | A61B1/273;A61B1/00;A61B90/16;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朱孔妙 |
地址: | 3100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持 通畅 防舌后坠 胃镜 | ||
本实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维持气道通畅防舌后坠胃镜咬口,包括固定板(1)、咬合套(2)和压舌板(3);压舌板(3)包括导向板(31)、弧形板(32)、第一防护板(33)和第二防护板(34);导向板(31)一端与咬合套(2)连接,另一端与弧形板(32)连接;第一防护板(33)和第二防护板(34)分别位于弧形板(32)的两侧。弧形板向下弯曲,与人的咽喉腔内的舌根相匹配,使得对肥胖病人进行气管插管时,弧形板的弧度与舌根贴合,通过弧形板将舌头向下压,使得肥胖引起的咽腔狭窄进行缓解,在进行气管插管时快速插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维持气道通畅防舌后坠胃镜咬口。
背景技术
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 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是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它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胃镜是一根细长的管道从口腔进入,经过食道伸入到人体内部。在做胃镜检查时痛苦大时间长,患者易咬住胃镜管道导致胃镜损坏,影响呼吸,甚至引起窒息。为减少患者痛苦,常使用静脉麻醉后再行胃镜检查即无痛胃镜检查。同时为避免患者咬死胃镜管道,临床上使用医用咬口撑开牙齿,以支撑口腔防止患者咬住胃镜导致胃镜损坏。目前临床使用的医用咬口由硬质管和硬质管上设置的牙齿挡板组成。在对肥胖型的病人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时,由于肥胖患者颈部脂肪组织增厚臃肿,肌肉发达,颈部短,脂肪组织在咽喉部周围堆积导致咽腔狭窄,无痛麻醉时,肌肉松弛,舌根后坠。这些病例因素都会导致气道堵塞严重影响麻醉安全。传统的咬口无法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在遇到对肥胖型的病人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时,由于肥胖患者颈部脂肪组织增厚臃肿,肌肉发达,颈部短,脂肪组织在咽喉部周围堆积导致咽腔狭窄,无痛麻醉时,肌肉松弛,舌根后坠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维持气道通畅防舌后坠胃镜咬口。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维持气道通畅防舌后坠胃镜咬口,包括固定板(1)、咬合套(2)和压舌板(3);
压舌板(3)包括导向板(31)、弧形板(32)、第一防护板(33)和第二防护板(34);
导向板(31)一端与咬合套(2)连接,另一端与弧形板(32)连接;
第一防护板(33)和第二防护板(34)分别位于弧形板(32)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咬合套(2)中间设有通孔,导向板(31)的上表面不高于通孔下部表面。
优选地,所述弧形板(32)一端与导向板(31)一端连接,另外一端处于自由状态;
弧形板(32)呈自由状态的一端向下弯曲;
弧形板(32)切线与导向板(31)上表面之间的夹角a在0-45°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弧形板(32)切线与导向板(31)上表面之间的夹角a为35°。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1)接近两端位置分别设有固定孔(11)。
优选地,通过固定板(1)两端的固定孔(11)连接有固定带(4)。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板(33)和第二防护板(34)为弧形的,且弧形面高于导向板(31)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板(33)最远点到第二防护板(34)最远点的距离b大于导向板(31)的横向宽度c。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4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滑雾封层施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负压吸取牙科手机废水的真空管接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