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果实破果皮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04738.7 | 申请日: | 2021-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4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泉光 |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孙玲 |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实 果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果实破果皮装置,涉及种子获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支撑杆、破果锥和压杆,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压杆与支撑杆形成绕第一轴线的转动连接,破果锥与压杆形成绕第二轴线的转动连接,第一轴线平行于第二轴线,底座设置有破碎凹槽,压杆绕第一轴线转动时能够带动破果锥进入至破碎凹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划伤手和破坏种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获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果实破果皮装置。
背景技术
金花茶、油茶等果实果皮坚硬,种子不易取出,以金花茶为例,近年来,随着金花茶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开发利用金花茶植物资源成为当地发展产业的热潮,导致野生金花茶植物遭到掠夺性的开采,野外种群急剧减少,面临野外灭绝的危险。人工大量繁殖、种植金花茶是解决生产金花茶产品原料短缺、满足市场需求以及保护金花茶物种资源的有效途径。通过人工繁殖获取金花茶苗木的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为了培育更优质的金花茶苗木,确保人工繁殖的苗木具备更稳定的优质特性和丰富的遗传信息,种子繁殖是最佳的繁殖方式。因金花茶种子比较珍贵,如何高效的从果实中取出种子是本发明探索的重点。而现有技术中,用于种子繁殖的金花茶种子从果实中取出的方式有如下三种:
(1)将金花茶果实放置于潮湿的稻草或河沙中堆沤,待果皮腐烂后用水冲洗取出种子,这种方式存在时间长、效率低、种子容易腐烂造成浪费等缺点;
(2)将金花茶果实放置干燥处,待果皮自然开裂后取出种子,这种方式存在时间长、效率低、自然裂开果实比例低、种子易失水导致不萌发等缺点;
(3)使用小刀等利器削去果皮,取出种子,用小刀等利器削去果皮,取出种子,这种方式工作效率低、容易划伤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果实破果皮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该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使摘下的果实迅速破开果皮,使获取种子更加安全、高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果实破果皮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破果锥和压杆,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压杆与支撑杆形成绕第一轴线的转动连接,破果锥与压杆形成绕第二轴线的转动连接,第一轴线平行于第二轴线,底座设置有破碎凹槽,压杆绕第一轴线转动时能够带动破果锥进入至破碎凹槽。
优选的,破碎凹槽的截面积自破碎凹槽的开口至破碎凹槽的底部逐渐变小。
优选的,破碎凹槽呈倒圆锥。
优选的,破果锥包括锥头和连接杆,锥头呈圆锥体,连接杆的一端与锥头的大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锥头的侧壁至少有一个排屑槽,排屑槽在锥头的侧壁上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支撑杆顶端通过第一销轴与压杆形成绕第一轴线的转动连接;破果锥远离底座的一端为扁平状的连接端,连接端通过第二销轴与压杆形成绕第二轴线的转动连接。
优选的,支撑杆底端焊接连接板,连接板与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压杆远离与支撑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手柄。
优选的,底座为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材料选用实木板。
优选的,破碎凹槽开口直径为10-30mm,破碎凹槽的深度为10-20mm;底座的底面边长为200-300mm,高为40-60mm。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泉光,未经杨泉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47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建筑材料的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异形带圆盘类工件的加工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