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模型试验用分层沉降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04021.2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0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周远强;曹杰;郑建国;李波;李有峰;陈冉升;王云南;王俊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王茜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模型 试验 分层 沉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模型试验用分层沉降标,具体涉及填方工程监测领域,包括套筒、沉降底座、沉降传递杆和激光反射板,沉降底座的顶端与沉降传递杆的底端焊接,限位卡环的内侧与沉降传递杆的外侧活动套接,沉降传递杆的外侧与套筒的内侧活动套接,安装螺纹的外侧与安装螺母的内侧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筒、沉降底座、沉降传递杆和激光反射板的结构设计,使沉降标在监测过程中通过沉降传递杆与激光反射板的拆装和套筒与沉降传递杆的相互运动,并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地表积水对监测的不良影响,提升了激光位移传感器的使用效果,降低了监测误差,提高监测所得分层沉降数值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填方工程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离心模型试验用分层沉降标。
背景技术
在填方路基、土堤坝、机场填方路基和城市建设中的填方工程地基中,分层沉降数据是监测的重要数据,在填方地基施工前优化设计参数、填土施工中期控制施工速率以及保证施工后期的施工质量方面均具有重要参考和指导性作用。
现场原位监测周期长、影响因素繁多、监测装置埋设烦琐,造价高,测量结果往往不理想,可采用离心模型试验进行试验,监测分层沉降,而目前监测离心过程中的地表沉降的方式主要是两种:激光位移传感器监测和差动式位移传感器监测,激光位移传感器监测是非接触式测量,差动式位移传感器是接触式测量,与差动式位移传感器对比,激光位移传感器监测高灵敏度,高精度及快速与实时性等特点,但这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点:
1.现有土层离心模型试验测沉降都是监测土层表层沉降,其方法是激光位移传感器直接打在土里表面,地表沉降多少,激光位移传感器就能监测出来,但无法监测土体内部深层的沉降和分层沉降,深层的沉降只能通过标识经离心试验后发生的位置变化,估计沉降位移的方向和趋势,得到土体内部分层沉降数值误差较大;
2.不管是激光位移传感器监测和差动式位移传感器监测,在监测进行前都需要让土层浸水饱和,在模拟固结离心试验过程中,地表会有积水,若采用接触式的差动式位移传感器进行监测,土体饱和后太软,无法进行测量;若直接采用非接触式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监测地表沉降,地表的积水会使激光存在严重的反射和折射,会严重扰乱位移测量值,所测数据无法达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模型试验用分层沉降标,通过设置套筒、沉降底座、沉降传递杆和激光反射板,利用内部设有限位卡环的套筒、外部套有套筒的沉降传递杆、可拆装的沉降传递杆和激光反射板以及表面糙化处理的激光反射板,使沉降标在监测过程中通过沉降传递杆与激光反射板的拆装和套筒与沉降传递杆的相互运动,将土体内部深层的沉降过程和分层沉降过程分离,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心模型试验用分层沉降标,包括套筒、沉降底座、沉降传递杆和激光反射板,所述套筒、沉降底座、沉降传递杆和激光反射板的外侧开设有离心模型试验箱,所述沉降底座的顶端与所述沉降传递杆的底端焊接,所述套筒包括套管本体,所述套管本体的内侧开设有限位卡环,所述限位卡环的内侧与所述沉降传递杆的外侧活动套接,所述沉降传递杆的外侧与所述套筒的内侧活动套接,所述沉降传递杆的顶端开设有安装螺纹,所述激光反射板的底端焊接有安装螺母,所述安装螺纹的外侧与所述安装螺母的内侧螺纹连接,所述套筒为小密度高强度金属制管,所述沉降底座为小密度高强度铝板,所述沉降传递杆为轻质高强度铝制细杆,所述激光反射板为轻质材料制板,所述套筒的内侧作防渗水处理。
优选地,所述限位卡环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限位卡环分别分布于所述套管本体内侧的上部、中部和下部。
优选地,所述限位卡环内侧与沉降传递杆外侧之间的空隙大小为1mm,所述沉降传递杆的外侧涂抹有凡士林。
优选地,所述沉降底座的底面呈圆形或方形,所述沉降底座的直径或边长为所述离心模型试验箱宽度的十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沉降传递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离心模型试验箱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40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强抗短路能力的长圆配电变压器结构
- 下一篇:调焦组件及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