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脸识别检测联动报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03032.9 | 申请日: | 2021-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68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侯世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天目安防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H04N7/18;F16M11/04;F16M11/18;G08B13/19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邓凌云 |
| 地址: | 721001 陕西省宝鸡***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检测 联动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检测联动报警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空腔一,所述空腔一内设有蓄电池,所述安装座上连接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内设有空腔二,所述空腔二底部连接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连接设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上连接设有连接杆,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长形孔,所述连接杆延伸出长形孔且连接设有人脸识别装置,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连接设有摄像头,所述显示屏内连接设有主控模块,所述安装座上连接设有报警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高度可调、安全性能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人脸识别检测联动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写字楼由于聚集的公司众多,人员相对繁杂,涉及的财产较为庞大,对于安全防卫的防盗报警系统要求较高,简单的门禁系统或者监控系统并不能有效杜绝盗窃行为,在保密要求很高的办公场所,必须实行严密的安防措施,现有的一些智能门禁设备主要通过人脸识别、刷卡、指纹等识别开门,并通过网络实现与后台服务器的连接,可以远程监控门禁工作状态,但是现有的门禁装置大多不具有报警装置,无法对陌生人的进入进行报警,安全性较低,同时,现有的门禁装置无法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进行调整,导致使用者的使用不便,因此,提出一种人脸识别检测联动报警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高度可调、安全性能高的一种人脸识别检测联动报警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脸识别检测联动报警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空腔一,所述空腔一内设有蓄电池,所述安装座上连接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内设有空腔二,所述空腔二底部连接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连接设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上连接设有连接杆,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长形孔,所述连接杆延伸出长形孔且连接设有人脸识别装置,所述空腔二内连接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套接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通过连接块连接在螺纹块上,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连接设有摄像头,所述显示屏内连接设有主控模块,所述安装座上连接设有报警器。
作为改进,所述安装柱内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连通空腔一和空腔二。
作为改进,所述安装柱侧面连接设有若干控制开关。
作为改进,所述空腔二内位于电机上方连接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分别穿过螺杆和导向杆。
作为改进,所述螺杆上端与安装柱转动连接且连接处连接设有轴承。
作为改进,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处理器、控制器和存储单元。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蓄电池的设置可以为电机和人脸识别装置提供电力支持,电机、螺杆、螺纹块和连接杆的配合使用,可以调整人脸识别装置的高度,以适应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增加其使用的广泛性,导向杆、导向块和连接块的配合使用,可以使人脸识别装置的移动更加稳定,报警器的设置可以对检测到的陌生人发出警报,更加安全,提高安全性能,实用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人脸识别检测联动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人脸识别检测联动报警装置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天目安防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天目安防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30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