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交通污染监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02597.5 | 申请日: | 2021-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4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李灵;李斗果;丁俊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徐维唯 |
| 地址: | 4011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交通 污染 监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监控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道路交通污染监控装置,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架,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箱,安装箱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拍照装置,拍照装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上转动连接有高清摄像头,高清摄像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导线,连接导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支撑架远离安装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稀有气体感应装置,此污染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对造成污染的情况进行提示和反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道路交通污染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交通污染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汽车、电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在道路上运行时排放废气、产生噪声和振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大、中城市中的主要干道的交通污染最为严重,因此道路交通污染需要对其进行监控。
现有的监控系统没办法对新能源和高污染的车厢进行区分,且污染监控系统无法及时对造成污染的情况进行提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道路交通污染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交通污染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交通污染监控装置,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拍照装置,所述拍照装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高清摄像头,所述高清摄像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安装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稀有气体感应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上对应所述第一稀有气体感应装置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挡雨板,所述高清摄像头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盖,挡雨板、防护盖以及防护罩对装置各部件进行保护,避免装置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造成损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语音报警装置,所述语音报警装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固定安装有警示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箱内固定安装有道路交通污染处理系统,所述道路交通污染处理系统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源,所述电源远离所述道路交通污染处理系统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信息传输模块,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主板,高清摄像头对过往车辆进行监控,第一稀有气体感应装置和第二稀有气体感应装置对空气中有害气体(黑炭、CH化合物、颗粒物、CO、氮氧化物等)浓度进行检测,当感应装置监测到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较高时,将信息传输给信息传输模块,信息传输模块接收信息将信息传输给控制主板,控制主板打开拍照装置,拍照装置对目标车辆进行拍照,并将照片传输给图像采集器,图像采集器将车辆照片信息传输给道路交通污染处理系统,道路交通污染处理系统对车辆的颜色、品牌、车牌号、车辆类型等进行系统分析后将结果发送到远程终端,同时控制主板打开警示灯和语音报警装置用来警示车主。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稀有气体感应装置,所述第二稀有气体感应装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存储器,所述第一存储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存储器,道路交通污染处理系统对车辆分析后将高排放车辆的信息存储到第一存储器中,新能源和低排放的车辆信息存储到第二存储器中,方便调查取样。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箱靠近所述第二稀有气体感应装置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未经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25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港口集装箱危险货物温度智能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工程造价用的现场测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