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00712.5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8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付满仓;李竹新;卢世伟;解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H01L33/48;H01L25/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郭翱杰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 ||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包括发光组件、多个支撑筒和多个量子点膜;发光组件包括基板和多个灯珠,多个灯珠相互间隔排布在基板的表面;支撑筒与灯珠位于基板的同一表面,且支撑筒的第一端与基板相连,支撑筒与灯珠一一对应,支撑筒围设在对应的灯珠外;量子点膜与支撑筒一一对应,量子点膜位于对应的支撑筒的第二端处,且量子点膜的外边缘与支撑筒的外周壁平齐。本公开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发光装置的制造成本,还能够降低制造难度,提高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量子点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视机等显示设备中的薄膜材料。量子点膜主要包括量子点材料、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涤纶树脂)基材和阻隔膜,量子点材料通过PET基材和阻隔膜进行封装。
在相关技术中,常将整块量子点膜罩设在背光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上,以构成发光装置。背光LED发出的光线,经过量子点膜和背光LED之间的背板光腔混合后,照射在量子点膜上,光线进一步的透过量子点膜,实现发光装置的发光。
然而,制作量子点模片通常需要较多的量子点材料,成本很高;如采用将量子点材料封装于LED等内部,由于LED具有较高的温度,不利于量子点的长期稳定使用,导致制作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发光组件、多个支撑筒和多个量子点膜;
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基板和多个灯珠,多个所述灯珠相互间隔排布在所述基板的表面;
所述支撑筒与所述灯珠位于所述基板的同一表面,且所述支撑筒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板相连,所述支撑筒与所述灯珠一一对应,所述支撑筒围设在对应的所述灯珠外;
所述量子点膜与所述支撑筒一一对应,所述量子点膜位于对应的所述支撑筒的第二端处,且所述量子点膜的外边缘与所述支撑筒的外周壁平齐。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筒为中空的球台形结构件,且所述支撑筒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基板。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筒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件,且所述支撑筒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基板。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筒包括第一锥筒和第二锥筒,所述第一锥筒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二端的直径,所述第二锥筒的第一端的直径小于第二端的直径;
所述第一锥筒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板相连,所述第一锥筒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锥筒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锥筒的第二端与所述量子点膜相连,所述第二锥筒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锥筒的轴线同轴,且垂直于所述基板。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筒与所述量子点膜之间通过光学透明点胶相粘。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量子点膜包括边缘区域、过渡区域和中心区域,所述边缘区域和所述过渡区域均为环形;
所述边缘区域的内边缘与所述过渡区域的外边缘相连,且所述边缘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过渡区域的厚度;
所述过渡区域的内边缘与所述中心区域的外边缘相连,且所述过渡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中心区域的厚度。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透镜;
所述透镜位于所述支撑筒内,且与所述基板相连,所述透镜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具有容置槽,所述灯珠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07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座椅加工使用的翻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印刷机的纸张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