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凹版印刷散排有机废气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99760.7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19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冯学香;赵承军;孟宪志;王志勇;张汉新;潘奕臣;杨占荣;赵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烟莱州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37226 | 代理人: | 李新海 |
地址: | 2614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凹版印刷 有机 废气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凹版印刷散排有机废气收集装置,其印刷墨槽散排有机废收集机构设有下吸箱体,下吸箱体的顶面的面积大于印刷墨槽正投影区域的面积,下吸箱体顶面的中心部的正上方设置印刷墨槽,下吸箱体的顶面设有间隔设置的通风小孔,下吸箱体的底面设有吸气过滤层,下吸箱体底面连通排风管道;其印刷机组散排有机废气收集机构设有吸风罩,吸风罩设置在凹版的正上方,吸风罩连通排风管道;排风管道与VOCs处理设备连通,下吸箱体、吸风罩吸收的气体通过排风管道输送到VOCs处理设备。该装置对印刷墨槽散排有机废气及印刷机组散排有机废气同时进行收集,有效防止有机废气流入到大气中的同时防止车间有机废气长期积累对员工职业健康造成的损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和环保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凹版印刷散排有机废气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生产速度快,凹印油墨在承印物表面形成印迹墨层并经印刷机组烘箱高温加热迅速干燥。油墨挥发后形成的有机废气直接经过烘箱管道引入到废气处理设备进行处理。但凹印油墨属于挥发性类型,在印刷过程中存在着挥发现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印刷墨槽内直接挥发至印刷车间环境内,另一种是包裹凹版的小墨槽随着凹版的高速运转也会产生挥发的有机废气进入到车间环境内,对员工职业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此两种有机废气可经车间出入口排至外部大气中,从而污染环境。
凹版印刷散排废气一直困扰着包装印刷企业,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包装印刷企业的对策主要是积极推进水性油墨的应用,用水性油墨替代溶剂型或醇溶型油墨,但水性油墨中仍含有部分乙醇,也会产生有机废气。封闭的印刷车间,防止有机废气流入到大气中,但有机废气长期积累会对员工职业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凹版印刷散排有机废气收集装置,该装置对印刷墨槽散排有机废气及印刷机组散排有机废气同时进行收集,有效防止有机废气流入到大气中的同时防止车间有机废气长期积累对员工职业健康造成的损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凹版印刷散排有机废气收集装置,包括印刷墨槽散排有机废收集机构,印刷机组散排有机废气收集机构,所述的印刷墨槽散排有机废收集机构设有下吸箱体,下吸箱体的顶面的面积大于印刷墨槽正投影区域的面积,下吸箱体顶面的中心部的正上方设置印刷墨槽,下吸箱体的顶面设有间隔设置的通风小孔,下吸箱体的底面设有吸气过滤层,下吸箱体底面的中心处连通排风管道;所述的印刷机组散排有机废气收集机构设有吸风罩,吸风罩设置在凹版的正上方,吸风罩的顶面的中心处连通排风管道;所述的排风管道与VOCs处理设备连通,下吸箱体、吸风罩吸收的气体通过排风管道输送到VOCs处理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下吸箱体,利用下吸箱体顶面的通风小孔在印刷墨槽旁侧产向下流动的气流,使印刷墨槽挥发的有害气体进行吸收收集,收集后的气体输送到排风管道;印刷机组的凹版正上方设有吸风罩,吸风罩产生向上的气流,印刷机组的凹版印刷时挥发的有害气体由吸风罩进行吸收收集后输送到通排风管道;通排风管道将两部分气体一同输送到与VOCs处理设备。
由于印刷墨槽一般设置在印刷机组的凹版附近,下吸箱体顶面的通风小孔在印刷墨槽旁侧产向下流动的气流,吸风罩产生向上的气流,印刷机组外围的空气向印刷机组处流通,使得印刷机组处挥发的气体不会向外逸散,从而有效防止有机废气流入到大气中的同时防止车间有机废气长期积累对员工职业健康造成的损害。
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的通风小孔顶面上印刷墨槽正投影区域的外侧区域。
上述设置,便于通风小孔在印刷墨槽边侧形成较强的下行气流,有助于防止印刷墨槽挥发的气体向旁侧逸散。
所述的吸气过滤层为层叠设置的透气防火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烟莱州印务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烟莱州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997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保护信号生成电路
- 下一篇:一种汽车方向盘扭转疲劳性能耐久试验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