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防散斑背投玻璃幕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99698.1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5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威赛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60 | 分类号: | G03B21/60;G03B21/56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肖金艳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防散斑背投 玻璃 | ||
一种激光防散斑背投玻璃幕,其特征在于,其依次包括微透镜层、光学成像层、增透玻璃层和光学AS层,所述微透镜层用于对光束进行匀化而降低光源相干性;所述光学成像层用于汇聚和融合同向成像光路;所述增透玻璃层用于固化和支撑成像材质并提高光透过率;所述光学AS层用于对光束进行扩散以弱化散斑。本实用新型的激光防散斑背投玻璃幕设有微透镜层和光学AS层,其中微透镜层中的微透镜阵列能对激光光束进行匀化整形而降低激光的相干性,光学AS层能够对光束进一步扩散,增强发散程度,微透镜层和光学AS层可共同达到使激光光束发散角度多样性的目的,从而破坏发生干涉的条件,大大减轻激光的相干程度,从而降低或消除散斑效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屏幕,特别涉及一种激光防散斑背投玻璃幕。
【背景技术】
激光是一种高亮度、方向性强、发出单色相干光束的光源,由于激光的诸多优点,近年来被逐渐作为光源应用于投影显示技术领域。激光的高相干性带来了激光投影显示时的散斑效应。所谓散斑是指相干光源照射到物体表面时,散射后的光,由于其波长相同,相位恒定,就会在空间中产生干涉,空间中有些部分发生干涉相长,有部分发生干涉相消,最终的结果是在屏幕上出现颗粒状的明暗相间的斑点,这些未聚焦的斑点在人眼看来处于闪烁状态,长时间观看易产生眩晕不适感,更造成投影图像质量的劣化,降低用户的观看体验。
在实际应用的激光光源中,激光光源种类越多,散斑效应也越严重。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消散斑技术。
一种技术是采用振动的显示屏,这种方式从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不断的变幻聚焦点,由于震动不断的变幻聚焦,实际上只有震动频率的 N分之一秒才是真正聚焦成像的,这种方式利用了人眼的视觉延迟,其虽然弱化了视觉上的散斑,但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播放纯视频图像的情况下,这种视觉延迟不会觉得成像模糊,但如果在播放文字图像的情况下,这种视觉延迟会看到文字不清晰;因此,此种方式主要应用于影院。
另一种是用光学柔性材质进行漫反射,此种技术是对激光光源成像降低能耗和散斑漫反射处理。由于光线漫反射是360度的,因此所有的光会形成一定的干扰,而这些干扰会使成像不清晰;此种技术会对本身成像清晰度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激光投影屏幕仍有待改进以消除散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激光的消散斑效果的激光防散斑背投玻璃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防散斑背投玻璃幕,其特征在于,其依次包括微透镜层、光学成像层、增透玻璃层和光学AS 层,所述微透镜层用于对光束进行匀化而降低光源相干性;所述光学成像层用于汇聚和融合同向成像光路;所述增透玻璃层用于固化和支撑成像材质并提高光透过率;所述光学AS层用于对光束进行扩散以弱化散斑。
进一步地,在所述光学AS层上复合有防眩光的AG层。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成像层位于所述微透镜层的焦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微透镜层包括若干呈阵列分布的微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微透镜为凸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增透玻璃层表面经过抗反射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AS层表面和/或内部设有可对光束进行扩散的扩散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威赛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威赛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996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腹腔无菌教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质环氧套筒端部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