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溶解氧含量的新型硝化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96821.4 | 申请日: | 2021-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48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邓娟;付忠志;赵忠富;王水华;李晓敏;罗越月;聂楠;李志刚;周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汇天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57 | 代理人: | 陈冰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溶解氧 含量 新型 硝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溶解氧含量的新型硝化池,包括转化处理区和循环处理区,所述转化处理区用于进行硝态氮转化工作,循环处理区用于降低液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转化处理区与循环处理区之间通过隔板隔开,隔板右侧设有水流通孔,以供液体流动,所述循环处理区设有导流件,以延长液体在该区域的流动时间。实用新型的在出口处还设有循环处理区,该区域内设有导流件,通过导流件可延长液体在硝化池内的流通时间,使得其能够充分的降低氧含量,无需设置多个流动趋于便可避免含氧量高的液体影响反硝化池中的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硝化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降低溶解氧含量的新型硝化池。
背景技术
随着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污水处理厂处理标准不断提高,脱氮除磷工艺必不可少,而运行最稳定、最节能的前置反硝化生物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为了达到脱氮效果,常会采用硝化液回流工艺,即把硝化池的混合液回流至反硝化池。
为了保证取得较好的反硝化脱氮效果,反硝化池的溶解氧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反硝化的原理是指硝酸氮和亚硝酸氮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被还原成氮的过程,而反硝化菌是异养兼性厌氧菌,若池内溶解氧较高,将使反硝化菌利用氧进行呼吸,抑制反硝化菌体内硝酸盐还原酶的合成,或者氧成为电子受体,阻碍硝酸氮的还原。但是,另一方面,在反硝化菌体内某些酶系统组分只有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合成,这样,反硝化菌以在厌氧、好氧交替的环境中生活为宜,因此溶解氧应控制在0.5mg/L以下。但是对于硝化池内的液体,尤其是位于硝化池出口处的硝化液,溶解氧含量一般不低于2mg/L。
一般的硝化液回流工艺是直接在硝化池末端设置内回流泵,把硝化液抽升回流至反硝化池内,但由于硝化液溶解氧含量较高,会直接影响反硝化池内的反硝化菌作用,影响了脱氮效果。因此为了达到反硝化池的预定效果,往往需要通过加大回流倍数或者加大反硝化池的容积的方法来降低溶解氧含量,但是这样的方式不仅增大了能耗还增加了硝化池的占地面积。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硝化池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降低溶解氧含量的新型硝化池以降低液体中溶解氧含量的同时降低硝化池的容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降低溶解氧含量的新型硝化池,包括转化处理区和循环处理区,所述转化处理区用于进行硝态氮转化工作,循环处理区用于降低液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转化处理区与循环处理区之间通过隔板隔开,隔板右侧设有水流通孔,以供液体流动,所述循环处理区设有导流件,以延长液体在该区域的流动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转化处理区位于硝化池进水口的上方,其内部设有若干换向板,换向板在转化处理区中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包括设置在循环处理区两端的环形沟道A、环形沟道B以及设置在两环形沟道之间的横向挡板,环形沟道截面呈半环形,且横向挡板的两端分别位于其两端环形沟道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沟道A的两端设有突出部A,两突出部A组成开口朝向环形沟道B的八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沟道B靠近隔板的一端设有突出部B,突出部B倾斜向下,使得环形沟道B末端与其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挡板的上下侧分别设有推流器,循环处理区的出水端设有泵体。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降低溶解氧含量的新型硝化池,其好处是:
(1)本实用新型的转化处理区设有若干交错设置的换向板,换向板在便于对水流进行换向的同时,水流经过换向板会进行一定的波动,那么可提高水流在转化处理区的流动性,以提高硝态氮转换的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968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造关节
- 下一篇:一种三档提拔式开关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