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煤灰储料罐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93959.9 | 申请日: | 2021-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5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封振宇;侯宪亚;逄宁;逄坤鹏;孙锡坤;薛国章;薛田田;毕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顺通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88/66 | 分类号: | B65D88/66;B65D9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煤 灰储料罐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粉煤灰储料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下端固接有一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中部设置有一支撑板,下料管转动连接于支撑板的中心位置处,支撑板的下侧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有两长板,两长板相互靠近一侧对应下料管的位置均设置有锤头,所述支撑板的下侧转动连接有一对丝螺杆,对丝螺杆的轴线方向与两长板的滑移方向相同,两长板均开设有螺纹孔,两螺纹孔能够螺纹连接于对丝螺杆的两螺纹段,本申请具有减少下料管中粘附的粉煤灰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搅拌站用储料罐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粉煤灰储料罐。
背景技术
在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内,一般都设置有大型的立式的储料罐,其一般用于存储粉煤灰、水泥等物料。
相关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7030041U的实用新型专利,此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粉煤灰储料罐,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储料罐本体、储料罐本体包括筒体,筒体的下端设置有下料管,下料管的下端连接有用于输送粉煤灰的螺旋输送装置,所述筒体的下端开设有竖直连通所述筒体的内腔的取样管,所述取样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卸料阀和第二卸料阀,达到了能够在对卸料阀门以及取样管进行检修、维护,减少粉煤灰流失的效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筒体与螺旋输送机之间的下料管较为纤细,下料管内壁粘附粉煤灰后,容易结块,易堵塞下料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下料管中粘附的粉煤灰,本申请提供一种粉煤灰储料罐。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粉煤灰储料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粉煤灰储料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下端固接有一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中部设置有一支撑板,下料管转动连接于支撑板的中心位置处,支撑板的下侧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有两长板,两长板相互靠近一侧对应下料管的位置均设置有锤头,所述支撑板的下侧转动连接有一对丝螺杆,对丝螺杆的轴线方向与两长板的滑移方向相同,两长板均开设有螺纹孔,两螺纹孔能够螺纹连接于对丝螺杆的两螺纹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丝螺杆转动能够带动两长板趋向相反靠近运动,进而能够带动两锤头均趋向下料管撞击,且支撑板转动能够带动锤头转动,进而能够撞击下料管的不同位置,提升撞击下料管的均匀程度,将下料管中的粉煤灰进行敲击振落,避免粉煤灰堵塞下料管。
可选的,两所述长板相互靠近一侧均固接有连接板,两连接板相互靠近一侧均固接有多个固定筒,多个固定筒沿连接板的长度方向排列,固定筒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均插设有一滑杆,锤头固接于滑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且各固定筒外均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接于连接板,弹簧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锤头靠近连接板的一侧,常态下,弹簧能够带动锤头趋向靠近下料管的方向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能够对锤头敲击下料管时对连接板以及支撑板进行缓震,同时避免敲击力过大损伤下料管,滑杆插设于固定筒中能够对锤头的移动进行导向。
可选的,所述锤头靠近下料管的一侧均开设有弧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槽能够增大锤头与下料管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撞击下料管的均匀度。
可选的,所述罐体内转动连接有一与罐体同轴线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周面固接有多个搅拌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转动能够带动搅拌杆转动,对粉料进行搅拌,避免粉料结块。
可选的,所述下料管的周面对应支撑板的上侧固接有一齿环,齿环与下料管同轴线设置,支撑板的上侧转动连接有一齿轮,齿轮能够啮合于齿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啮合于齿环,在齿轮原位转动时能够带动支撑板转动,进而带动锤头转动,均匀敲击下料管。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接有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的输出轴固接于所述对丝螺杆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顺通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顺通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939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