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具食诱和光诱的太阳能捕虫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91824.9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3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军;罗杰;李建华;樊继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古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具 太阳能 捕虫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兼具食诱和光诱的太阳能捕虫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内部设有入管,所述入管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涂抹杆。该兼具食诱和光诱的太阳能捕虫器,通过设置太阳能捕虫灯、顶盖、入管、涂抹杆、溶液存放皿、不锈钢金属网和风扇,将食诱剂与水混合后置于溶液存放皿中,将涂抹杆上涂抹一定量的食诱剂溶液,启动风扇,风扇使得入管的入口处产生吸力,且加速食诱剂气味在底座底部的扩散,解决了支杆和诱捕器在使用结束后基本不再回收,当做废弃物丢弃,这样不但造成浪费也会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且食诱剂配合诱捕器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兼具食诱和光诱的太阳能捕虫器。
背景技术
当前对害虫的防治通常采用食诱剂诱捕灭虫,食诱剂在田间布点需要配套相应的支杆和诱捕器,支杆和诱捕器在使用结束后基本不再回收,当做废弃物丢弃,这样不但造成浪费也会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且害虫容易飞出诱捕器,防治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具食诱和光诱的太阳能捕虫器,具备适用于田间害虫生物防治使用,能减少重复浪费,提高作业效率,提高害虫防治效果的优点,解决了支杆和诱捕器在使用结束后基本不再回收,当做废弃物丢弃,这样不但造成浪费也会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且食诱剂配合诱捕器效果不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适用于田间害虫生物防治使用,能减少重复浪费,提高作业效率,提高害虫防治效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兼具食诱和光诱的太阳能捕虫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内部设有入管,所述入管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涂抹杆,所述外壳的内顶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太阳能捕虫灯,所述太阳能捕虫灯的顶端与外壳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不锈钢金属网,所述不锈钢金属网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不锈钢金属网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磁铁,两个所述磁铁互为异名磁体,两个所述不锈钢金属网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限位滑槽滑动连接。
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通槽,两个所述不锈钢金属网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与通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拉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通风孔,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外壳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溶液存放皿,所述溶液存放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底座的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架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板,所述太阳能电板通过导线与风扇的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入管呈“L”形设置,四个所述入管分别位于顶盖的正面、背面、左侧和右侧固定设置。
优选的,所述涂抹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涂抹杆分别位于四个所述入管的前方设置。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与定位杆匹配,所述定位杆与定位槽活动插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与第二固定板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具食诱和光诱的太阳能捕虫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古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古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918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对烟田害虫的诱捕器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楼梯安全防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