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时诱捕鳞翅目害虫雌雄性成虫的诱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91804.1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3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华;王玉军;董世峰;樊继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古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诱捕 鳞翅目 害虫 雌雄 成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鳞翅目害虫防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同时诱捕鳞翅目害虫雌雄性成虫的诱捕装置,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灯槽,两个所述灯槽中均固定连接有诱捕灯。该同时诱捕鳞翅目害虫雌雄性成虫的诱捕装置,通过设置阻隔板、第二磁铁、卡槽、第一磁铁、金属网盖、连板、固定杆和固定座,刺蛾的尸体粘黏在金属网盖上,且一部分的刺蛾尸体掉落到装置内部,但是,这一部分的刺蛾尸体被阻隔板阻挡,避免了污染连接柱的情况,从固定座中拧出固定杆,即可分别转动两个金属网盖,便于清理残留在金属网盖上的刺蛾,解决了当前的刺蛾诱捕装置在电击刺蛾后,刺蛾会残留在金属电网的表面以及装置内部,造成清理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鳞翅目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同时诱捕鳞翅目害虫雌雄性成虫的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刺蛾一般指洋辣子,褐边绿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别名绿刺蛾、青刺蛾、黄缘绿刺蛾、四点刺蛾、曲纹绿刺蛾等,俗称痒辣子,分布地域广泛,几乎遍及全国,成虫后,对植物的枝叶危害巨大,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景观效益。
随着观念的改变,当前对刺蛾的防治已经迈向环保型防治,主要通过诱捕灯并配合金属电网进行防治,刺蛾被诱捕灯吸引并与金属电网接触,刺蛾受到电击后即死亡,一些死亡后的刺蛾会残留在金属电网上,还有部分的刺蛾尸体会通过网孔到落到诱捕灯表面,由于金属电网设置在诱捕灯的外部,较难清理金属电网外部以及掉落到金属电网内部的刺蛾。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时诱捕鳞翅目害虫雌雄性成虫的诱捕装置,具备可快速拆卸,便于清理刺蛾尸体以及清洗装置的优点,解决了当前的刺蛾诱捕装置在电击刺蛾后,刺蛾会残留在金属电网的表面以及装置内部,造成清理困难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可快速拆卸,便于清理刺蛾尸体以及清洗装置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同时诱捕鳞翅目害虫雌雄性成虫的诱捕装置,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灯槽,两个所述灯槽中均固定连接有诱捕灯,所述连接柱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的正面、背面、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中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连接柱的外部设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阻隔板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互为异名磁体。
两个所述安装座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脚,两个所述固定座的外部转动连接有金属网盖,位于左侧所述金属网盖的右侧和位于右侧所述金属网盖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板,所述连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杆,位于左侧所述金属网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导电片,位于左侧所述支脚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有导线。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附着槽,所述附着槽呈曲面下凹开设。
优选的,所述阻隔板透明设置,且所述阻隔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磁铁与卡槽匹配,所述第二磁铁与卡槽活动插接。
优选的,位于左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和位于右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杆与螺纹孔匹配,所述固定杆与固定座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线的外部包括金属导电夹,所述金属导电夹位于导线远离电源的一端固定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时诱捕鳞翅目害虫雌雄性成虫的诱捕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古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古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918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田间害虫诱捕装置
- 下一篇:电缆吊具吊杆弯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