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91680.7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37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石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留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液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留置针,包括针体和输液软管。针体,为中通结构,其中部设有穿刺橡胶,所述穿刺橡胶上端为斜切面,所述斜切面前方的针体内腔具有注液腔,所述注液腔侧壁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进液口位于所述注液腔后端;输液软管,设置于所述针体前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斜切面调整了注液腔,避免了杂质的堆积,降低了形成微血栓、堵管的风险;通过设置导向件,使得穿刺更加容易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液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留置针。
背景技术
留置针是护理工作中的常用医疗器械,具有使用方便,减少对患者穿刺次数的作用,从而也减少了临床输液时反复穿刺,降低了病人的穿刺痛苦以及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而在当今的临床中已经获得广泛应用。
现有如CN102641529B中公开的留置针中,一般包括:穿刺针、针管以及输液导管。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将穿刺针联通针管插入患者的注射位置,然后,通过穿刺针导引将留置针管导入患者血管,最后,将穿刺针抽出,使留置针管留在患者血管中,并用敷贴贴膜固定。使用时,将一输液管穿设于留置针管内进行点滴。
但现有的留置针的注液腔部都比较容易残留杂质,血液中血块滞留后容易导致形成微血栓、引起堵管,增加病人输液风险。现有的穿刺针在穿刺过程中也容易偏歪,不具有导向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留置针,主要解决了现有留置针液腔容易引起微血栓、引起堵管,穿刺针没有导向机构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留置针,包括
针体,为中通结构,其中部设有穿刺橡胶,所述穿刺橡胶上端为斜切面,
所述斜切面前方的针体内腔具有注液腔,所述注液腔侧壁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进液口位于所述注液腔后端,
输液内置管,设置于所述针体前端。
在一些方式中,所述穿刺橡胶后方的针体内腔中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中部贯通设有导向孔。
在一些方式中,所述针体前端设有应向孔,所述输液内置管与所述应向孔连通。
在一些方式中,所述进液管的进液方向与所述斜切面方向相同。
在一些方式中,所述斜切面与所述进液管方向平行。
在一些方式中,所述斜切面使所述注液腔后端内径小于注液腔前端内径。
在一些方式中,所述输液内置管为中通结构。
在一些方式中,还包括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包括穿刺部,所述穿刺部能从所述导向孔、输液内置管穿过。
在一些方式中,所述斜切面中部内凹形成内凹弧面。
在一些方式中,所述斜切面中部内凹0.4-0.7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斜切面调整了注液腔,避免了杂质的滞留,降低了形成微血栓、堵管的风险;
2.通过设置导向件,使得穿刺更加容易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备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透视和外壳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问题介绍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916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语文课程的生词书写板
- 下一篇:挂耳式食道支架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