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切割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90617.1 | 申请日: | 2021-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92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石杰;黄军营;廖新明;郑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7/12 | 分类号: | B23Q7/12;B23K3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 地址: | 52332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设备 | ||
一种切割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的送料机构、检测机构、切割机构和下料机构,切割机构包括等分切割组件和故障切割组件,送料机构驱动ThB部组料带依序进过检测机构、故障切割组件、等分切割组件和下料机构,检测机构检测ThB部组料带焊点位置,故障切割组件将焊点错误的ThB部组料带进行切除,等分切割组件经ThB部组料带切成相同长度,下料机构对切好的ThB部组料带进行收集下料;检测机构检测ThB部组料带的外观焊点,通过故障切割组件对外观焊点有故障的ThB部组进行切除,由等分切割组件将ThB部组料带切割成一定的长度,由下料机构对切割好的ThB部组料带进行取料收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防抖马达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光学防抖马达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ThB部品与钢球进行焊接形成ThB部组料带,在对ThB部组料带进行下一工序加工前,需要对清洗后的ThB部组料带进行裁切成相同等分,现有的裁切作业大多由人工配与简易的工具进行裁切,这样裁切出来的ThB部组长度会出现较大区别,效率较低且生产成本较高,在裁切时,人工无法肉眼直接判断出ThB部品与钢球的焊点是否符合规格,导致良品率下降,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割设备,能自动对ThB部组料带进行检测和裁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切割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的送料机构、检测机构、切割机构和下料机构,切割机构包括等分切割组件和故障切割组件,送料机构驱动ThB部组料带依序进过检测机构、故障切割组件、等分切割组件和下料机构,检测机构用于检测ThB部组料带焊点位置,故障切割组件用于将焊点错误的ThB部组料带进行切除,等分切割组件用于经ThB部组料带切成相同长度,下料机构用于对切好的ThB部组料带进行收集下料。
具体地,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定位板、送料板、送料电机和送料齿轮。送料板设于所述机架且由所检测机构延伸至所述下料机构,定位板竖直设于机架,送料电机设于定位板,送料电机的电机轴端与送料齿轮传动连接,送料齿轮设于送料板上方,送料齿轮表面周设有齿钉,送料板上表面设有与齿钉对应的齿槽,齿钉位于齿槽内。
具体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CCD摄像头,CCD摄像头设于所述送料板上方。
具体地,所述故障切割组件包括故障切割气缸、故障切刀和与故障切刀对应的故障切块,故障切割气缸设于所述机架,故障切刀与故障切割气缸的活塞杆端固定连接,故障切块对应设于故障切刀下方,故障切割气缸驱动故障切刀向故障切块方向移动。
具体地,所述等分切割组件包括等分切割气缸,等分切刀和与等分切刀对应的等分切块,等分切割气缸设于所述机架,等分切刀与等分切割气缸的活塞杆端固定连接,等分切块对应设于等分切刀下方,等分切割气缸驱动等分切刀向等分切块方向移动。
具体地,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取料组件和下料组件,取料组件包括取料吸块和取料气缸,所述机架设有一延伸至下料组件的支架,所述支架设有取料驱动件,取料驱动件与取料气缸传动连接并驱动取料气缸沿支架延伸方向移动,取料气缸设于所述送料板上方,取料吸块与取料气缸的活塞杆端固定连接,取料气缸驱动取料吸块向送料板方向移动。
具体地,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盘、下料架和下料电机,所述机架中部设有放料口,机架下部设有下料口,下料电机驱动下料架由放料口向下料口方向移动,下料盘设于放料口,下料盘设于下料架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送料机构将ThB部组料带首先传送至检测机构,由检测机构对ThB部组料带的外观焊点进行检测,再传送至切割机构,通过故障切割组件对外观焊点有故障的ThB部组进行切除,再由等分切割组件将ThB部组料带切割成一定的长度,再传送至下料机构,由下料机构对切割好的ThB部组料带进行取料收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906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