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震支撑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85502.3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6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托班斯塔蒂尼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耐斯排气系统(常州)有限公司;迪耐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8 | 分类号: | F01N13/18;B60K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杉 |
地址: | 213003 江苏省常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震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后处理系统安装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防震支撑环,包括环状本体,所述环状本体的外周面供箍带安装固定;所述环状本体的两端朝向所述环状本体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段,安装状态下时,所述支撑段的末端与管道的外侧面相顶抵接触,且所述环状本体、支撑段及管道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有形变空间。本实用新型可使得箍带不再直接作用在后处理系统的管道上,从而使得后处理系统的使用更为稳定可靠,延长后处理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后处理系统安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震支撑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上,汽车后处理系统的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多为通过一中间支架安装设置在汽车底盘上,中间支架与进气管道、排气管道之间为分别通过箍带进行紧定连接。但是这种结构形式中,车底盘与中间支架通过箍带与进气管道、排气管道直接接触连接,使得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会直接作用在进气管道及排气管道上,从而对其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震支撑环,可使得箍带不再直接作用在后处理系统的管道上,从而使得后处理系统的使用更为稳定可靠,延长后处理系统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震支撑环,包括环状本体,所述环状本体的外周面供箍带安装固定;所述环状本体的两端朝向所述环状本体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段,安装状态下时,所述支撑段的末端与管道的外侧面相顶抵接触,且所述环状本体、支撑段及管道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有形变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环状本体上朝向所述环状本体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对所述箍带进行限位的凸缘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凸缘结构成对地设置在所述环状本体的两端,所述箍带设置在两所述凸缘结构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凸缘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段与所述环状本体的交汇处。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段与所述环状本体之间所成夹角为钝角。
作为优选,所述环状本体和/或所述支撑段上与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用于防震支撑环安装定位的过孔。
作为优选,所述形变空间内填充设置有隔热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中提供的一种防震支撑环,巧妙地设置有环状本体及设置在该环状本体两端的支撑段,使得在安装状态下时,环状本体、支撑段及管道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有形变空间,从而使得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即使产生震动,也可以经由该形变空间形成缓冲,有效避免传统技术上后处理系统外壳直接和中间支架接触而导致的震动损害,从而确保后处理系统的使用状态的稳定及可靠,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凸缘结构时支撑环的安装状态(单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凸缘结构时支撑环的安装状态(单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凸缘结构时支撑环的安装状态(单侧)示意图。
其中:
1-环状本体,11-支撑段,12-形变空间,13-凸缘结构,14-过孔,2-箍带,3-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耐斯排气系统(常州)有限公司;迪耐斯公司,未经迪耐斯排气系统(常州)有限公司;迪耐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85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