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簧机保护罩改进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82151.0 | 申请日: | 2021-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42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傅木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仪(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F35/00 | 分类号: | B21F3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簧 护罩 改进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簧机保护罩改进结构,包括保护罩本体、一组保护罩升降机构和一对保护罩滑动轨道,保护罩本体包括U型架、铁丝网和透明塑钢,铁丝网、透明塑钢贴合在一起并卡设在U型架内,一组保护罩升降机构对称设置在压簧机立臂侧面顶部且包括电机、联轴器、丝杆、丝杆螺母和联动块,一对保护罩滑动轨道对称设置压簧机立臂侧面上,保护罩本体内侧壁通过滑块滑动卡设在一对保护罩滑动轨道上;通过电机减速机等传动带动保护罩在轨道上滑动,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保护罩采用U型架及两层网钢结构,强度高,安全隐患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性高、操作便捷的的压簧机保护罩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压簧机在作业时为了防止产品飞出,都需要安装保护罩,保护罩作业时放下作业完成后要脱离工作区域,就目前来说,现有的保护罩只是一层塑料板,而保护罩的升降是通过人工拉动钢丝完成的,钢丝系挂在保护罩顶部,这种简易的保护罩及升降可以满足一定的使用要求,但是也存在较大缺陷,塑料板强度低,产品炸开后易飞出,安全隐患大,人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无法有效满足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度高产品炸开也不易飞出、安全隐患小、电机驱动升降无需人工操作、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有效满足使用要求的压簧机保护罩改进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塑料板强度低、产品炸开后易飞出、安全隐患大、人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无法有效满足使用要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簧机保护罩改进结构,包括保护罩本体、一组保护罩升降机构和一对保护罩滑动轨道,所述保护罩本体包括U型架、铁丝网和透明塑钢,所述铁丝网、透明塑钢贴合在一起并卡设在U型架内,所述一组保护罩升降机构对称设置在压簧机立臂侧面顶部且包括电机、联轴器、丝杆、丝杆螺母和联动块,所述丝杆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丝杆螺母活动套设在丝杆上,所述丝杆螺母通过联动块与保护罩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一对保护罩滑动轨道对称设置压簧机立臂侧面上,所述保护罩本体内侧壁通过滑块滑动卡设在一对保护罩滑动轨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电机减速机等传动带动保护罩在轨道上滑动,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保护罩采用U型架及两层网钢结构,强度高,安全隐患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一种压簧机保护罩改进结构,包括保护罩本体1、一组保护罩升降机构2和一对保护罩滑动轨道3,所述保护罩本体1包括U型架11、铁丝网12和透明塑钢13,所述铁丝网12、透明塑钢13贴合在一起并卡设在U型架11内,两层结构并卡设在U型架内,强度高,产品炸开也不易飞出,操作更安全,所述一组保护罩升降机构2对称设置在压簧机立臂侧面顶部且包括电机21、联轴器22、丝杆23、丝杆螺母24和联动块25,所述丝杆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丝杆螺母活动套设在丝杆上,所述丝杆螺母通过联动块与保护罩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一对保护罩滑动轨道3对称设置压簧机立臂侧面上,所述保护罩本体1内侧壁通过滑块4滑动卡设在一对保护罩滑动轨道3上,升降操作时,电机启动,电机输出轴转动通过联轴器及丝杆带动丝杆螺母转动,丝杆螺母转动升降带动保护罩本体同步升降,为了保证保护罩升降过程中不发生偏位,保护罩本体通过滑动在滑动轨道上进行限位移动,这样保护罩升降更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电机减速机等传动带动保护罩在轨道上滑动,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保护罩采用U型架及两层网钢结构,强度高,安全隐患小。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仪(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瑞仪(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821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簧机工装台旋转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负载敏感控制的送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