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于太子参组培苗新型培养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79311.6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09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许启棉;江慧容;陈阿琴;林振盛;许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天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39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太子参 组培苗 新型 培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于太子参组培苗新型培养瓶,包括基座,基座上端面设有培育罐,培育罐一侧连接有注液组件,培育罐腔室底端设有导液杆,导液杆管身外连接有若干输液管二,各个输液管二环绕导液杆外并均匀覆盖在培育罐腔室的下端部,其一端与导液杆相连通,各个输液管二的另一端通过扣合件与培育罐内壁固定连接,输液管二管身外开设有若干排液孔;与传统太子参组培苗培养瓶有所不同的是,新型培育瓶一侧还连接有一个注液罐,培育瓶瓶身内设置有一个导液杆,导液杆外连接有平铺在瓶身底部的输液脉络,能使营养液均匀分散在培育罐内,保证太子参组培苗能得到均匀有效的吸收,提高培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于太子参组培苗新型培养瓶。
背景技术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药材主产于福建、贵州、江苏、山东,安徽等地亦产,目前已被卫生部确定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单”。太子参在种植中,往往需要对其进行育种培苗。
传统的太子参组培苗用培养瓶,在使用时,往往是直接将参苗放置在瓶身内注入营养液进行培样,由于营养液时在注入时,往往汇集在一处,参苗在瓶身内很难得到有效的全面吸收,继而影响参苗的培养效果,需要进行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太子参组培苗新型培养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于太子参组培苗新型培养瓶,包括基座,基座一侧设有控制面板,基座上端安装有安全护罩,安全护罩内位于基座上端面设有培育罐,培育罐一侧连接有用于为培育罐输入营养物质的注液组件;
培育罐腔室底端的中心处设有与注液组件相连通的导液杆,导液杆管身外连接有若干输液管二,各个输液管二环绕导液杆外并均匀覆盖在培育罐腔室的下端部,其一端与导液杆相连通,各个输液管二的另一端通过扣合件与培育罐内壁固定连接,输液管二管身外开设有若干排液孔。
优选的,所述注液组件包括储液罐,储液罐置于培育罐一侧并与基座上端面固定连接,储液罐上端部一侧连接有注液管,储液罐下端部一侧连接有排液管,注液管和排液管的管口部位延伸在安全护罩外,储液罐下端部的另一侧设有输液管口,输液管口上连接有输液管一,输液管一远离输液管口一端穿过培育罐与导液杆相连通,储液罐上还设有注液泵。
优选的,所述培育罐上端设有护盖,护盖穿过安全护罩顶壁与培育罐活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安全护罩顶壁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与培育罐相对应,护盖上端连接有提拉块,提拉块远离护盖一端穿过环形槽并与环形槽螺纹配合。
优选的,所述提拉块上端部延伸在环形槽上方,其上端面连接有限位用环形挡板,环形挡板直径大于环形槽内径。
优选的,所述护盖与培育罐相配合的端面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中心处安装有照明灯,安装板端部开设有多组换气槽,多组换气槽环绕在照明灯外并与室外空气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新型培育瓶一侧还连接有一个注液罐,培育瓶瓶身内设置有一个导液杆,导液杆外连接有平铺在瓶身底部的输液脉络,能使营养液均匀分散在培育罐内,保证太子参组培苗能得到均匀有效的吸收,提高培养效果;
培育罐上端设有护盖,采用螺纹配合方式装配在培养罐上,在起到良好封闭效果的同时,拆装时也极为便捷,另外护盖底端设置的照明灯用于为放置在培育罐内的参苗培育提供照明光源,换气槽则保证培育罐内的正常通风,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利于太子参组培苗新型培养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天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天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79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