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现浇梁模板加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79127.1 | 申请日: | 2021-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9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夏泰龙;叶青;雷键;钟贵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现浇梁 模板 加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现浇梁模板加固装置,包括混凝土块,所述混凝土块外设有模板,所述模板外设有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由若干个加固片组成,所述加固片两侧端面固定设有连接片,相邻所述连接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加固片下端面设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下端设有支撑装置和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支撑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片上端设有固定孔,相对应的所述支撑片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无需吊装、节约机械台班、避免装置频繁拆卸、模板不易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板加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混凝土现浇梁模板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现浇梁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中,但混凝土现浇梁结构构件高度高、跨度大、截面尺寸大、构件自身重量大,施工过程中需采用高支模支撑体系,施工难度较大、人工材料消耗大、安全性难以保证;现有技术中,列如公开号为CN110714613A的中国发明,虽然该发明通过加固装置解决了施工的安全问题,但是该加固装置移动时需要靠吊车吊装,且加固装置需要重复拆卸组装,容易对模板造成损伤,进而降低模板的使用寿命和混凝土现浇梁的外观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现浇梁模板加固装置,无需吊装、节约机械台班、避免装置频繁拆卸、模板不易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现浇梁模板加固装置,包括混凝土块,所述混凝土块外设有模板,所述模板外设有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由若干个加固片组成,所述加固片两侧端面固定设有连接片,相邻所述连接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加固片下端面设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下端设有支撑装置和移动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由固定座、调节环、支撑螺杆和固定螺栓组成,所述固定座插入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螺杆依次穿过所述支撑片、所述固定螺栓和所述调节环后旋入所述固定座,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支撑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加固片上端设有固定孔,相对应的所述加固片通过连接装置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固装置由若干个加固片组成,所述加固片两侧端面固定设有连接片,相邻所述连接片通过螺栓连接,加固装置可对模板进行进一步的加固使混凝土块更容易成形,且防止模板脱落,施工更加安全,连接片的设置方便加固装置组装拆卸,可根据模板大小调整加固装置的大小,适应多种墙体;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片下端设有支撑装置和移动装置,支撑装置对加固装置进行支撑,对加固装置进行定位,移动装置的设置使得当加固装置需要移动至另一面相邻墙体时,不需要拆卸后再经过吊车吊到相应的位置重新装置,节约机械台班,只需将支撑装置放下,是移动装置与地面接触,通过人工移动至另一面墙体,再将支撑装置支撑上即可,避免装置频繁拆卸,使得模板损伤从而导致混凝土块的外观质量下降;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固片上端设有固定孔,相对应的所述加固片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连接装置进一步加强了加固装置的稳定性,防止加固装置脱落,更加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高度小于所述移动装置的高度。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座的高度小于所述移动装置的高度,当需要将移动装置落下与地面接触时,固定座调节上移,不会与地面接触,方便移动装置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上固定片,所述上固定片两端均设有侧固定片,两个所述侧固定片之间设有移动轮,中间杆穿过所述侧固定片和所述移动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上固定片可以通过螺栓与支撑片固定连接,防止移动装置掉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由连接块和连接螺杆组成。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鸿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79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