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铝复合的极柱、负极盖板组件结构及储能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78838.7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0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王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烯晶碳能电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62 | 分类号: | H01M50/562;H01M50/571;H01M50/152;H01M50/169;H01M50/188;H01G11/74;H01G11/78;H01G11/80 |
代理公司: | 江苏漫修律师事务所 32291 | 代理人: | 赵臻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负极 盖板 组件 结构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铝复合的极柱、负极盖板组件结构及储能单元,极柱的上部为铝材部,下部为铜材部,铝材部与铜材部的连接部位为熔合的过渡部,所述铝材部与过渡部在装配以后不与电解液接触。本实用新型的负极柱组件的极柱采用铜铝过渡件,极柱上部的铝材部采用铝材,焊接性能好,更利于与模组的单体间使用铝片进行焊接,极柱下部的铜材部采用铜材,与储能元件内部的电解液接触进行导电,导电性能好,且不会发生电化学腐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负极盖板组件结构及储能元件。
背景技术
电池、超级电容等储能元件的负极柱部分为了避免与内部电解液发生电化学反应,通常采用全铜件,但是一方面全铜件的价格较贵,零部件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全铜件负极柱与外部的铝制连接片之间的焊接性能较差,铜铝连接处会在通电情况下产生电腐蚀现象。接触电解液的负极部分又不能是铝,必须是铜,而铜铝过渡材料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储能元件的负极盖板组件的负极柱与第一盖板之间的绝缘件通常采用绝缘件铆压而成,绝缘件与第一盖板之间无周向限位,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周向旋转,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筒体通常为两端口全开放贯通的直通筒管结构,在正极端,采用与正极端口轮廓相匹配的圆形盖板将端口整体进行封盖,在二者的对接边缘处焊接固定,二者的边缘部位通常为斜线对接后再进行焊接,焊接过程中,对二者对接的控制难度相对较大,稍不注意容易发生移位而影响焊接的可靠性;而且边缘对接的方式对筒体及盖板的尺寸精度要求均较高,加工工艺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储能元件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负极盖板组件结构及储能元件,负极柱采用铜铝过渡件,导电性焊接性更好,零部件成本低。在绝缘件与第一盖板之间设置限位结构,防止绝缘件旋转,同时绝缘件采用注塑方式,保证密封性能以及绝缘性能一致性,筒体上一体成型的底板上开孔,第二盖板的凸台从开孔穿出,在二者的圆柱周面焊接固定,提高焊接可靠性,降低对尺寸精度的要求,降低加工工艺难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铜铝复合的极柱,极柱的上部为铝材部,下部为铜材部,铝材部与铜材部的连接部位为熔合的过渡部,所述铝材部与过渡部在装配以后不与电解液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负极柱组件的极柱采用铜铝过渡件,极柱上部的铝材部采用铝材,焊接性能好,更利于与模组的单体间使用铝片进行焊接,极柱下部的铜材部采用铜材,与储能元件内部的电解液接触进行导电,导电性能好,且不会发生电化学腐蚀;而且极柱采用铜铝过渡件,与电解液接触的部位为铜材,其余部位为价格较低的铝材,在保证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的同时,铜铝过渡件相对于全铜件其价格更低,更利于降低零部件的成本,有利于导电的自然过渡。
一种使用上述铜铝复合的极柱的负极盖板组件结构,第一盖板套设在负极柱组件的极柱外周,第一盖板与极柱之间设置有绝缘件,绝缘件设置在极柱的铝材部及过渡部外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绝缘件为第一绝缘件、第二绝缘件;第一绝缘件套设在极柱的铝材部外周,第二绝缘件套设在极柱的过渡部外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绝缘件、第二绝缘件还作为密封件对对极柱的铝材部及过渡部起密封作用,避免含铝的铝材部及过渡部与储能元件内部的电解液接触而产生腐蚀,保证极柱的导电性能。
极柱的铜材部上固定有底盘,底盘为铜盘;底盘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第一盖板上开设有注液口;第一盖板与第一绝缘件之间设置有周向限位结构,负极柱组件的极柱与第一绝缘件之间设置有径向与轴向限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绝缘件的若干凸块与第一盖板的若干凹槽相配合形成周向限位结构,防止第一绝缘件旋转,第二绝缘件使用注塑工艺保证绝缘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烯晶碳能电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烯晶碳能电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788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极盖板组件
- 下一篇:一种洋葱分选机的柔性驱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