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极盖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78836.8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0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王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烯晶碳能电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52 | 分类号: | H01M50/152;H01M50/562;H01M50/593;H01M50/586;H01M50/184;H01M50/188 |
代理公司: | 江苏漫修律师事务所 32291 | 代理人: | 赵臻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极 盖板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极盖板组件,包括负极柱组件、第一盖板,第一盖板套设在负极柱组件的极柱外周,第一盖板与极柱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件,第一盖板与第一绝缘件之间设置有周向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绝缘件的若干凸块与第一盖板的若干凹槽相配合形成周向限位结构,防止第一绝缘件旋转,第二绝缘件使用注塑工艺保证绝缘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一种负极盖板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储能元件的负极盖板组件的负极柱与第一盖板之间的绝缘件通常采用绝缘件铆压而成,绝缘件与第一盖板之间无周向限位,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周向旋转,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储能元件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负极盖板组件,在绝缘件与第一盖板之间设置限位结构,防止绝缘件旋转,同时绝缘件采用注塑方式,保证密封性能以及绝缘性能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负极盖板组件,包括负极柱组件、第一盖板,第一盖板套设在负极柱组件的极柱外周,第一盖板与极柱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件,第一盖板与第一绝缘件之间设置有周向限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绝缘件的若干凸块与第一盖板的若干凹槽相配合形成周向限位结构,防止第一绝缘件旋转,第二绝缘件使用注塑工艺保证绝缘性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第一盖板的中央开设第三中心孔,第三中心孔的上端开设沉孔、形成第一台阶面,第一台阶面上开设若干凹槽;第一绝缘件的下部依次设有第二凸台、第三凸台,第二凸台与第三凸台之间具有第二台阶面,第二台阶面上具有若干凸块;第一绝缘件的若干凸块与第一盖板的若干凹槽相配合形成所述周向限位结构。
第一绝缘件的第二台阶面贴紧在第一盖板的第一台阶面上。
负极柱组件的极柱与第一绝缘件之间设置有径向与轴向限位结构。
极柱的铝材部的圆周面上开设有环槽,第一绝缘件的中央通孔内壁面上凸起有凸环;第一绝缘件的凸环嵌入极柱的环槽内形成所述径向与轴向限位结构。
第一盖板与极柱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绝缘件。
第二绝缘件位于第一绝缘件下方,第一绝缘件与第二绝缘件的对应面相互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绝缘件、第二绝缘件还作为密封件对对极柱的铝材部及过渡部起密封作用,避免含铝的铝材部及过渡部与储能元件内部的电解液接触而产生腐蚀,保证极柱的导电性能。
负极柱组件的极柱为铜铝过渡件,极柱的上部为铝材部、下部为铜材部,铝材部与铜材部的连接部位为熔合的过渡部。
本实用新型的负极柱组件的极柱采用铜铝过渡件,极柱上部的铝材部采用铝材,焊接性能好,更利于与模组的单体间使用铝片进行焊接,极柱下部的铜材部采用铜材,与储能元件内部的电解液接触进行导电,导电性能好,且不会发生电化学腐蚀;而且极柱采用铜铝过渡件,与电解液接触的部位为铜材,其余部位为价格较低的铝材,在保证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的同时,铜铝过渡件相对于全铜件其价格更低,更利于降低零部件的成本,有利于导电的自然过渡。
极柱的铜材部上固定有底盘,底盘为铜盘;底盘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第一盖板上开设有注液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绝缘件的若干凸块与第一盖板的若干凹槽相配合形成周向限位结构,防止第一绝缘件旋转,第二绝缘件使用注塑工艺保证绝缘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烯晶碳能电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烯晶碳能电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788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